黄金台上暮云层,惆怅无媒欠一登。
暂敛声光归旧洞,缘萝阴底看阳冰。
黄金台上暮云层,惆怅无媒欠一登。
暂敛声光归旧洞,缘萝阴底看阳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茫暮色中的景象,诗人以“黄金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怀古伤今的情绪氛围。首句“黄金台上暮云层”,黄金台本是战国时期燕昭王招贤纳士之地,此处借指历史上的贤才聚集之所,暮云层叠则暗示时光流逝,英雄不再,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感。
“惆怅无媒欠一登”,表达了诗人对无法亲临其境,亲身感受历史遗迹的遗憾与惋惜,进一步深化了怀古的主题。这里的“无媒”可以理解为没有机会或途径,“一登”则是指亲自前往,通过这一细节,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更为细腻和深刻。
后两句“暂敛声光归旧洞,缘萝阴底看阳冰”,则转而描写自然界的景象,通过“敛声光”、“归旧洞”、“看阳冰”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界中的一份静谧与和谐。这里的“旧洞”可能象征着历史的痕迹或过去的某个场景,而“阳冰”则可能是山间融化的雪水,或是某种自然现象,与前文的历史主题相呼应,又在对比中展现出自然界的永恒与历史的短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既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也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叹,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我行钟陵道,五见中秋月。
明月流中天,既圆还复缺。
月圆月缺可奈何,今年照见病维摩。
举头见月发,大笑白发较比来时多。
来时黑发今尽白,玉兔有丹医不得。
百年三万六千朝,愿照年年好颜色。
张公子,留侯孙,临风共尔倾一樽。
今古乾坤有清气,此趣勿与它人论。
明当载月东吴去,挂在海门山顶树。
唯有相思一寸心,夜夜莫忘看月处。
朝望岐山云,夕望岐山云。
岐山不可见但见,非烟非雾青氤氲。
上清真人好奇古,有山不待夸娥负。
缩地回天顷刻间,蓬莱移得金鳌股。
吾闻留侯从赤松,功成归老山之中。
千年复见好孙子,出宰况近仙人宫。
仙人啸歌碧云里,采掇金芝餐玉髓。
也知吏隐亦清流,两年只饮芗溪水。
只今见画如见山,安得置我灵台间。
日日凭高望云气,会待岐阳鸣凤还。
朝登东海门,遥望槫桑暾。
波涛浩无际,推出黄金盆。
河流九派来昆崙,百川朝宗皆骏奔。
但见东南一花起,匹练界破青天痕。
鱼龙乘时亦变化,珠宫簸荡珊瑚根。
初如峨眉山西太古雪,惊雷碾空地欲裂。
又如蓬莱巨鳌十五头,涌起三山白银阙。
中有仙人驾飙车,遨游玄圃蹋琼琚。
长风破浪在咫尺,直跨鹏翼凌天衢。
凌天衢,渡南海。
麻姑傥有寄来书,荔子船回早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