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纲失其驭,孽臣奸日滋。
扬郎独持戟,三岁乃不移。
闭门事草玄,抉摘穷幽微。
高者跻苍天,下者入黄泥。
一朝弄神器,鬼怒人不怡。
如何守道叟,亦复为诡随。
伊周颂功德,投阁良可悲。
中天二百载,小数宁逆知。
凛凛紫阳笔,师舜同一辞。
稽首素王宇,为君怀忸怩。
炎纲失其驭,孽臣奸日滋。
扬郎独持戟,三岁乃不移。
闭门事草玄,抉摘穷幽微。
高者跻苍天,下者入黄泥。
一朝弄神器,鬼怒人不怡。
如何守道叟,亦复为诡随。
伊周颂功德,投阁良可悲。
中天二百载,小数宁逆知。
凛凛紫阳笔,师舜同一辞。
稽首素王宇,为君怀忸怩。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俨所作的《述古》系列之八,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诗中首先描述了“炎纲失其驭”的情景,暗指国家失去了正统的统治,权力被奸佞之人所掌控。接着提到“扬郎”独自持戟,坚守正义,三年不动摇,象征着忠诚与坚持。诗人赞扬他闭门研究学问,深入探索宇宙奥秘,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能保持高尚的品德。然而,当这些人物掌握了权力后,却开始玩弄权术,让人心生愤怒,诗人对此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随后,诗人感叹那些坚守道义的人,也被卷入了这种诡诈之中,无法自拔。他引用伊尹、周公的典故,表达了对这些历史伟人的颂扬与敬仰,同时也对他们的悲剧命运感到悲哀。诗人认为,国家经历了两百年的繁荣,但最终还是走向了衰败,这让人难以预测和理解。最后,诗人以“紫阳笔”和“师舜同一辞”来赞美先贤的智慧与道德,表达了对他们的崇敬之情,并在心中默念着他们的教诲,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行为与结果,表达了诗人对权力、道德、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先贤智慧的敬仰和对自身责任的反思。
巢湖春涨喻溪深,才过东关见故林。
莫道南来总无利,水亭山寺二年吟。
惟帝忧南纪,搜贤与大藩。
梅仙调步骤,庾亮拂櫜鞬。
一室何劳扫,三章自不冤。
精明如定国,孤峻似陈蕃。
灞岸秋犹嫩,蓝桥水始喧。
红旓挂石壁,黑槊断云根。
滕阁丹霄倚,章江碧玉奔。
一声仙妓唱,千里暮江痕。
私好初童稚,官荣见子孙。
流年休挂念,万事至无言。
玉辇君频过,冯唐将未论。
庸书酬万债,竹坞问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