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谭道人·其一》
《赠谭道人·其一》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为余三月住,寄食赞公房。

却问香积饭,何如太乙粮。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赠谭道人(其一)》。诗中通过与谭道人的交往,表达了对道家生活和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赞美。

首句“为余三月住,寄食赞公房”,描绘了诗人与谭道人共度三个月时光的情景,寄居在赞公的房舍中。这里不仅展现了二人深厚的友谊,也暗示了诗人对道家清静无为生活方式的认同与追求。

接着,“却问香积饭,何如太乙粮。”一句,诗人以“香积饭”与“太乙粮”进行对比。香积饭通常指寺院中的斋饭,寓意着素食的纯净与修行者的简朴生活;太乙粮则可能暗指神仙所食之物,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道家生活品质的赞赏,以及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谭道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以及对道家精神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栋鄂烈妇赖诗·其一

黄阁嵯峨倚玉京,舞絜中道阻哀鸣。

九泉誓共郗生穴,一恸真崩杞妇城。

天子动容旌赤管,相公收泪慰苍生。

冰霜那得心如许,曾向穹庐万里行。

(0)

偕邵元直毛保之游虞山破山寺遂达天龙庵寻桃源洞·其二

谁云秋山空,林暗日卓午。

寺门影遥红,幽敞形搆古。

高僧一指禅,破山作山祖。

石幢镌宝文,珠阁散花雨。

寺后竹千顷,一绿上眉宇。

松间就僧饭,窗际闻樵斧。

枯涧积叶深,叶底暗泉吐。

度杓登山椒,憩足匪一所。

回头俛僧寮,缭曲见窗户。

高处何所闻,嘹嘹雁相语。

(0)

清明后七日雨中宿浮槎寺阶下紫牡丹一本开盛有二百馀头笥河夫子作歌命和其韵

高倌得句梦子瞻,石泉淙淙榆火炎。

身游一彻未来境,看花更使游心餍。

虚凉佛地尽诸相,恍见天女空中拈。

一百六日过虽瞥,七十九朵谁先占。

桐风吹雨云暗牖,眼界灿若初阳暹。

山深地古春力厚,芳菲畴识先时觇。

野禽衔瓣著佛顶,长蚑结网攀茅檐。

不爱伧父肩上担,时怯樵子腰间镰。

怪渠骨相匪枯稿,所置身处何其廉。

问花毋乃太自苦,良久不语花口钳。

花如道我代花答,托根有土百不嫌。

魏家千叶本冠世,苦被俗论相髡钳。

有心终是耻王后,遗世独立逃诐俭。

非花我已得花意,却笑积习徒沾黏。

慈恩深院古所赏,颜色岂肯长沦淹。

解留光艳照我辈,真识远胜千夫兼。

临风顾影若意气,为见学士拈髭髯。

三章倏似大篇易,魂摄笔底花恹恹。

藉令相见稍前后,空山韵事谁能添。

深龛弥勒亦莞尔,笑我小缀言詹詹。

夜分花睡我亦睡,切勿放下芦花帘。

(0)

渡江之皖城

舲舷轻一叶,横渡正惊风。

去岸辞罗刹,同帆揖皖公。

九江淮垒接,一柱海门通。

尚想周公瑾,当年作镇雄。

(0)

杂诗

叔季交道薄,所往多干矛。

原其所自始,真意固不留。

鲍叔称古欢,用惠深自售。

晏仲称善交,敬至情亦浮。

昔贤固免此,学之颓其流。

何况肉食者,此意且未求。

后门别寒素,前门揖贵游。

前后难俱存,终捐旧朋俦。

撝谦盖罄折,去已千里修。

吁嗟世俗交,君子以为羞。

(0)

陌头行·其一

妾心化游丝,牵欢古道边。

明知牵不住,无奈思缠绵。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