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骑朝出塞,胡来屡冲突。
我军摧其锋,杀气满川窟。
将骄闻裹疮,战胜多白骨。
兵家贵万全,岂足较毫发。
千金买首功,百金纪勋伐。
京军得先升,边卒长独没。
卑情思上达,疏贱不得谒。
日暮独无言,岧峣见宫阙。
逻骑朝出塞,胡来屡冲突。
我军摧其锋,杀气满川窟。
将骄闻裹疮,战胜多白骨。
兵家贵万全,岂足较毫发。
千金买首功,百金纪勋伐。
京军得先升,边卒长独没。
卑情思上达,疏贱不得谒。
日暮独无言,岧峣见宫阙。
这首明代李东阳的《拟古出塞七首(其五)》描绘了一幅紧张激烈的边塞战争场景。首句“逻骑朝出塞”展现了早晨戍边骑兵出征的画面,暗示了战事的紧迫。接着,“胡来屡冲突”揭示了敌人的频繁侵袭,显示出战斗的激烈和不安。
“我军摧其锋”表达了我方军队在对抗中占据了优势,然而“杀气满川窟”则揭示了战场的残酷,胜利伴随着众多的牺牲。“将骄闻裹疮”暗指将领骄傲自满,只关注个人的荣耀,而忽视士兵的伤亡。“战胜多白骨”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无情和代价。
诗人以“兵家贵万全”一句,批评了只追求表面胜利而不顾全大局的将领,指出真正的军事智慧在于保全实力。接下来的诗句揭示了军中的等级制度,即使立下大功,底层士兵也可能被忽视,表达出对不公的感慨。
最后两句“日暮独无言,岧峣见宫阙”,以日落时分的孤独和远方宫殿的遥望,寓言了边卒的无奈与对朝廷的期盼,表达了他们虽身处战场,但心中仍怀有向上申诉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边卒的辛酸,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不公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