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色苍苍下武城,解舟还趁月中行。
河流曲写之玄字,渔唱清传欸乃声。
随处倚篷吟不尽,迩来欹枕梦难成。
灯前未暇呼津吏,问是何年甲马营。
晓色苍苍下武城,解舟还趁月中行。
河流曲写之玄字,渔唱清传欸乃声。
随处倚篷吟不尽,迩来欹枕梦难成。
灯前未暇呼津吏,问是何年甲马营。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乘月夜发二鼓至甲马营》描绘了清晨启程时的宁静与诗意。首句“晓色苍苍下武城”,以黎明时分的灰暗色调渲染出武城的静谧,暗示着旅程的开始。次句“解舟还趁月中行”,形象地写出乘船在月光下游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
“河流曲写之玄字”运用比喻,将蜿蜒曲折的河流比作书写在大地上的玄妙文字,富有哲理意味。接下来,“渔唱清传欸乃声”则通过渔夫的歌声和摇橹声,增添了水乡的田园气息,使画面生动起来。
诗人倚篷吟咏,沉浸在诗意中,然而“迩来欹枕梦难成”,近来的生活或心境使他难以入眠,流露出淡淡的忧思。最后一句“灯前未暇呼津吏,问是何年甲马营”,在灯下尚且无暇询问渡口官员,表达了对过去甲马营历史的好奇和对现实的沉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行舟为线索,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思绪流转,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融入了人生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池头凤皇寒,井上梧桐老。
凤寒浴已晚,桐老脱亦早。
是时有词臣,独直正视藁。
严严代王言,落落奋清藻。
演成五色丝,世作非常宝。
贬如市朝挞,褒若华衮好。
四方号令施,万耳昏聋扫。
此职唯其才,用居宁草草。
客从东国来,山云犹在屦。
是时正穷腊,雁落溪阴暮。
投宿古城隅,雪迷松下路。
衣楮足兰荃,相过宁厌屡。
独茧丝为弦,九窍珥为轸。
弹风松飕飕,听水流泯泯。
欣者举袖舞,悲者欲涕陨。
若此辄动人,干时固能准。
虞舜今在上,南薰思无尽。
开地临广衢,崇崇十馀亩。
新轩稍偏北,治圃亦西酉。
盎中植菡萏,水不过升斗。
小桂未得地,验活徒掐朽。
上乏幽禽啼,下多穴蚁走。
药苗虽无补,欲比山中有。
浇灌同一时,萌芽或先后。
松株不满尺,廊庙色已厚。
禀性久且坚,物理岂无偶。
棕榈仍未大,散叶才八九。
夏绿与冬青,各各自为友。
吾轩还处西,脩竹尔后取。
两莫论是非,但可吟对酒。
虞舜已去苍梧野,秦女骖鸾无复下。
箫管人间不解传,帝乐部中能亦寡。
欲买小鬟试教之,教坊供奉谁知者。
晏识文公始致来,劝接贱生宜强且。
乃呼侧坐吹一曲,惊顾顿嘶堂下马。
吾妻闺中闻不闻,稚女扳帘笑娇奼。
未敢多听便遣还,赠饮单杯向身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