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文都知吹箫》
《听文都知吹箫》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虞舜已去苍梧野,秦女骖鸾无复下。

箫管人间不解传,帝乐部中能亦寡。

欲买小鬟试教之,教坊供奉谁知者。

晏识文公始致来,劝接贱生宜强且。

乃呼侧坐吹一曲,惊顾顿嘶堂下马。

吾妻闺中闻不闻,稚女扳帘笑娇奼。

未敢多听便遣还,赠饮单杯向身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īngwéndōuzhīchuīxiāo
sòng / méiyáochén

shùncāngqíncānluánxià

xiāoguǎnrénjiānjiěchuánzhōngnéngguǎ

mǎixiǎohuánshìjiàozhījiàofānggòngfèngshuízhīzhě

yànshíwéngōngshǐzhìláiquànjiējiànshēngqiángqiě

nǎizuòchuījīngdùntángxià

guīzhōngwénwénzhìbānliánxiàojiāochà

wèigǎnduōtīng便biànqiǎnháizèngyǐndānbēixiàngshēnxi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听文都知吹箫》,通过对古代传说的巧妙引用和生动描绘,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对人才的珍视。首句“虞舜已去苍梧野”暗指箫声的古老与神秘,接着写到秦女乘鸾的神话,暗示箫声能超越尘世。诗人感慨箫管技艺在人间的失传,只有少数人能欣赏到帝乐般的箫声。

诗人想要寻找懂得吹箫的人,最终找到文都知这样的高手,他邀请文都知演奏,并强调应尊重和接纳才华,哪怕出身卑微。接下来的场景描写细致入微,文都知的演奏让马匹都为之惊动,连妻子和女儿也在闺中和帘后露出好奇和喜悦。诗人并未贪听,而是适可而止,以一杯酒赠予文都知,表达敬意。

整首诗通过听箫这一日常小事,寓言般地反映了对人才的识别和尊重,以及艺术的感染力,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八十二

秋雨湿庭户,陋舍集闲客。

重以樽酒空,可为饥肠厄。

呼童取杯酌,村酒我先识。

一杯复一杯,满坐生春色。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三十四

流泉堕石壁,清韵传幽林。

讵知水石韵,可契琴筑音。

支筇听之久,凉风吹衣襟。

更待月下来,同我清夜吟。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八十六

晨粥山中行,落叶响步武。

委曲访隐逸,清谈销百虑。

老汤瀹苦茗,宿火煨山芋。

却照夕阳归,家人不知处。

(0)

食齑有作

点化八珍爽,须烦一品齑。

村寒求瓮下,面法记山西。

宫徵难忘味,膏粱勿遽迷。

终然调鼎手,深旨出扶犁。

(0)

送张冲举先生还山

道人丰骨出埃尘,玉颊双红烂熳春。

金液密传张果老,黄庭曾授赤明民。

秋来行李林泉好,雨后云山意气新。

顾我年华已垂尽,馀龄薪水愿相亲。

(0)

和同官问耳疾六首·其二

钟鼓嗟无与,衰残亦任时。

岁华髭鬓上,心事水云知。

尚若泠然善,何能养就儿。

数篇存雅道,三复愧新诗。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