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武夷》
《游武夷》全文
宋 / 叶枢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孤台起天半,群峰罗崔巍。

大王挺其间,玉女相因依。

上攀牛斗墟,下窥鸥鹭矶。

神仙遥可接,灵草正秋肥。

念此结绸缪,岂谓赏心违。

浮云乱幽壑,明月流清辉。

白云凄以寒,游子各言归。

玄鹤向我鸣,秋风吹我衣。

愿借凌风翮,送君西北飞。

(0)
翻译
一座孤独的高台耸入半空,群山环绕,巍峨壮观。
伟大的君王屹立其中,美丽的仙女相伴左右。
向上攀登至牛斗星区,向下俯瞰鸥鹭栖息的礁石。
仿佛能与神仙相接,灵草在秋季最为丰茂。
想到这些,心中充满牵绊,没想到欣赏美景也会有遗憾。
浮云扰乱深谷,明亮的月光洒下清冷的光辉。
白云凄凉而寒冷,游子们各自谈论着回家的念头。
一只黑鹤向我鸣叫,秋风吹过我的衣裳。
我愿借风的翅膀,送你向西北方向飞翔。
注释
孤台:孤独的高台。
罗:排列。
崔巍:形容山峰高大险峻。
挺:矗立。
牛斗墟:星宿名,指北方天空的牛、斗二星区域。
鸥鹭矶:指有鸥鹭栖息的岩石。
绸缪:紧密缠绕,比喻深厚的感情。
违:违背,不满足。
幽壑:深深的山谷。
玄鹤:黑色的鹤。
凌风翮:形容飞翔的翅膀,比喻超凡的力量或自由翱翔的能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山景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孤台起天半,群峰罗崔巍"一句,以宏伟的画面展现了武夷山的雄伟气势,"孤台"指独立的高峰,它像要触及天际一样,周围则是连绵不绝的群峰。诗人在这片广阔的自然中寻找到了大王和玉女的踪迹,他们似乎在这里相依相伴。

接着,"上攀牛斗墟,下窥鸥鹭矶"一句,更进一步描绘了山势的险峻和高耸,诗人仿佛要攀登到星辰之所,而又能俯瞰到鸟儿栖息的岩石。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阔,也透露出了诗人探幽寻奇的精神。

"神仙遥可接,灵草正秋肥"则是对这片山林中超凡脱俗之美的描写,以及对灵药成熟时机的期待。这里既有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也蕴含着诗人希望在大自然中寻找到精神寄托。

而"念此结绸缪,岂谓赏心违"一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山水之美的珍视和留恋。这里的"绸缪"比喻了情感的纠葛,显示出诗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接下来的几句"浮云乱幽壑,明月流清辉。白云凄以寒,游子各言归"则是对晚景的描绘,云雾缭绕在山谷间,明月洒落着清澈的光辉,而白云带来的清冷气息,提醒了行者们即将到来的秋天和回归之情。

最后,"玄鹤向我鸣,秋风吹我衣。愿借凌风翮,送君西北飞"一段,则是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对话,黑色的鹤鸟向他发出鸣叫,而秋风拂过他的衣襟。他在这里表达了想要乘着风势,将友人的思念和祝福送往远方。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壮丽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交流,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

作者介绍

叶枢
朝代:宋

叶枢,仙游(今属福建)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四。
猜你喜欢

寄砀山主簿朱九龄

闲思蓬岛会群仙,二百同年最少年。

利市襴衫抛白紵,风流名纸写红笺。

歌楼夜宴停银烛,柳巷春泥污锦鞯。

今日折腰尘土里,共君追想好凄然。

(0)

咏月

追随落日尽还生,点缀浮云暗又明。

江有蛟龙山虎豹,清光虽在不堪行。

(0)

东陂二首·其二

荷叶初开笋渐抽,东陂南荡正堪游。

无端垄上翛翛麦,横起寒风占作秋。

(0)

睡觉不知雪,但惊窗户明。

飞花厚一尺,和月照三更。

草木浅深白,丘塍高下平。

饥民莫咨怨,第一念边兵。

(0)

次韵鉴中八咏·其一种山

青山削芙蓉,上有浮云生。

窈窕俯长流,逶迤带重城。

朝光散霞彩,暮色涵空青。

鸱夷去不回,遗尔千古名。

(0)

初夏感怀四首·其一

海桐花发最高枝,碧宇霏微芳树迟。

汾水止应多寂莫,蓝田却记最葳蕤。

城荒弧角晴无事,天外搀枪落亦知。

总有家园归未得,嵩阳剑器莫平夷。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