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田间雨,多从顶上生。
野人犹不足,常拟凿为平。
万顷田间雨,多从顶上生。
野人犹不足,常拟凿为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间春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表达了农民对于土地和水利的渴望以及劳作的艰辛。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到雨水从高空降落,一直滋润至地面,再由地面渗透至深处,形成地下水,进而反映出农民对于天然资源的依赖和对土地改造的欲望。
“万顷田间雨,多从顶上生。”这两句诗描绘了春日里细雨如织,覆盖着广袤的田野,雨水似乎直接从云端诞生,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感受,也反映出了农耕社会对于雨水的珍视。
“野人犹不足,常拟凿为平。”这两句则透露出农民们对于土地改造的迫切心情。尽管大自然赋予了丰沛的雨水,但农人们仍然觉得不够,因为农业生产对水源的依赖极深。因此,他们渴望通过人工劳作,如凿山、填谷等手段,将崎岖不平的地貌变得平坦,以期获得更多的耕种空间。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了农业社会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追求生存与发展的手段和愿望。
春台冉冉围青竹,春夜沉沉秉华烛。
鹦鹉杯未停,琵琶声已续。
君当为曲海上歌,妾当独唱江南曲。
江南曲,声未足。
池中鸳鸯两两飞,江头凫鸭双双绿。
劝君莫待鬓边华,劝君莫负杯中醁。
君不见紫罗山上月如珠,锦石屏前人似玉。
人生年少须尽欢,莫待形骸空结束。
慢磋砣,青山碧草容易过,白发茫茫君柰河。
车遥遥兮,马骎骎。送君行兮,河之阴。
望而不见兮,伤我心。车遥遥兮,马萧萧。
送君行兮,河之桥。望而不见兮,俾魂消。
车遥遥兮,马翩翩。送君行兮,山之巅。
望而不见兮,涕留连。车遥遥兮,马騑騑。
送君行兮,江之矶。望而不见兮,泪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