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吴歌接楚歌,歌声不似水声多。
卸帆摇橹过湖去,一路秋香生晚荷。
水面吴歌接楚歌,歌声不似水声多。
卸帆摇橹过湖去,一路秋香生晚荷。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和公相舟行即事韵》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首句“水面吴歌接楚歌”,通过“吴歌”和“楚歌”的交织,展现了地域文化的交融,以及舟行时的热闹氛围。接着,“歌声不似水声多”暗示了歌声虽动听,但水声更为悠扬深远,以自然之声衬托人文之韵。
后两句“卸帆摇橹过湖去,一路秋香生晚荷”,细致描绘了舟行的动态过程,卸下船帆,轻摇木桨,画面宁静而富有节奏感。同时,“秋香生晚荷”则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荷花以香气,形象地表现出湖面上荷花盛开,晚风中飘散着清香的意境,给人以宁静而美好的感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轻快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舟行生活,融合了音乐与自然,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美景的欣赏。
乍试生衣,犹倚单枕,晓窗清梦初残。
香篆萦青,重扉静掩双环。
娇痴鹦鹉玲珑语,唤云英、移近阑干。
卷疏帘,翠雨如烟,一片迷漫。
瘦人天气人憔悴,任脂零粉腻,明镜慵看。
燕子来迟,小楼空贮春寒。
闲愁只在垂杨里,被东风、吹上眉端。
凭妆台,细字蚕眠,写遍冰纨。
一朵荣州翠。是人閒、埃风净处,万年秋气。
大势山形雄西北,乱阜镵天无次。
似大海、鲸牙千队。
盲左腐迁传战纪,纵文澜、百怪浑如此。
松风响,天鹅翅。高台合向峰尖起。
坐台中、呼来皓月,问开天事。
一臂苍苍陵州界,横绝铁山围地。
铁山下、拥斯茫水。
晋代蛮荒诸葛迹,洒长空、不尽神州泪。
阵云在,江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