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陵祀道中次韵答周松露亚卿四绝·其一》
《陵祀道中次韵答周松露亚卿四绝·其一》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曾于秋夕奉明禋,又向西陵拥佩绅。

私禫几时还国禫,极知为子愧为臣。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在前往陵墓祭祀途中,以次韵的形式回赠给周松露亚卿的四绝之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先祖的追思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作为臣子对于国家与君王责任的深刻理解。

“曾于秋夕奉明禋”,诗句开篇即描绘了诗人曾经在秋季的夜晚,恭敬地参与祭祀活动的情景。“奉明禋”指的是一种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体现了对祖先的崇敬之情。

“又向西陵拥佩绅”,接着描述诗人再次前往西陵,身着礼服,庄重地参与祭祀。这里的“西陵”通常指的是陵墓所在地,而“佩绅”则代表了穿着正式的服饰,进一步强调了仪式的庄重与严肃。

“私禫几时还国禫”,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祭扫(私禫)与国家祭扫(国禫)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人或许在反思,何时能将对先人的私人祭扫与国家对先贤的集体纪念相结合,体现出一种对家族荣誉与国家利益的平衡考量。

“极知为子愧为臣”,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身份的深刻自省。作为儿子,他深知自己对先祖的祭扫是应尽之责;同时,作为臣子,他也意识到自己对于国家的贡献与忠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既体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的交织,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与实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李东阳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对于家族传统、个人责任以及国家大义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句·其二

儿童便读山中记,老大才登记里山。

(0)

落梅

不禁清瘦怯风霜,远信先凭驿使将。

楼上笛声吹旧曲,鉴中人面学新妆。

飘零院宇仍多思,点缀帘栊亦自香。

留与春风共流转,凭谁试与祝东皇。

(0)

梅台

缅怀清绝姿,风流似居士。

固宜命斯台,俗子视桃李。

(0)

送王公佩之泸

炎薰五月只须臾,底事书生亦渡泸。

午影风凉槐系马,晓岑云白杖挑壶。

见闻幽谷莺迁木,气类朝阳凤集梧。

见说阿房曾有赋,声名速为诧东都。

(0)

赠浮曦柳秀才

家在浮曦江上住,胡为来此市廛中。

残杯冷炙成何味,只研孤灯盍固穷。

我本持竿钓鱼客,子缘识字入儒宫。

何当共把丝纶去,明月矶头坐晚风。

(0)

和颜北城梅花韵

白发寒丛里,疏枝的烁明。

风霜半夜后,南北一时晴。

冷淡吟边景,啁嘈梦里声。

园中几许树,独汝最关情。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