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薰五月只须臾,底事书生亦渡泸。
午影风凉槐系马,晓岑云白杖挑壶。
见闻幽谷莺迁木,气类朝阳凤集梧。
见说阿房曾有赋,声名速为诧东都。
炎薰五月只须臾,底事书生亦渡泸。
午影风凉槐系马,晓岑云白杖挑壶。
见闻幽谷莺迁木,气类朝阳凤集梧。
见说阿房曾有赋,声名速为诧东都。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冯时行的作品,名为《送王公佩之泸》。诗人在炎热的五月里,仅只片刻,就要与友人王公告别,而王公即将渡过泸水。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生动的情感抒发,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依依不舍的情怀。
"午影风凉槐系马"一句,刻画出中午时分,阳光炙热之下,树荫成为了避暑之所,而朋友们则在此处系马休息。诗中的"晓岑云白杖挑壶"表达了清晨时分,山岭间浮动着洁白的云雾,仿佛有人在此挑水,显得格外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见闻幽谷莺迁木,气类朝阳凤集梧"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这里,“莺迁木”指的是鸟儿在树间穿梭,而“气类朝阳凤集梧”则是比喻诗人对王公的崇高敬意,宛如朝阳下的凤凰集聚于梧桐之上。
最后,"见说阿房曾有赋,声名速为诧东都"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的宏伟建筑——阿房宫的赞美。这里的“赋”是指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而“声名速为诧东都”则意味着这座宏伟建筑及其相关故事迅速传遍了整个东都(即洛阳),成为了人们谈论的焦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历史文化的巧妙引用,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友情与敬仰之情。
巍巍楼观神君宅,昼锁眠鱼断人迹。
嚣尘不到春自浓,海棠绕砌花如织。
日窥绛彩艳朝霞,露浥芳苞点灵液。
枝侵香雾拂桁梧,乘风欲斗蜿虹赩。
都城三月赏花天,争骋纤骊并赭白。
广文官冷苦无悰,偶到殊庭欣有得。
娇娆初值欲开时,回视群葩澹无色。
许昌风雅讥少陵,玉垒绕山夸蜀客。
岂知移根古寿宫,瑶草华枝伴蕃殖。
雨馀浓丽应更妍,负赏牵吟心未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