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门双阙转苍龙。德寿俨祗宫。
轩屏正坐,天子亲拜天公。仪绅笏,罗鹓鹭,粲庭中。
仙家欢不尽,人世寿无穷。
谁知云路,玉京成就,催返璇穹。转手万缘空。
见说烟霄好处,不与下方同。尘合雾迷濛。
笙箫寥寂,楼阁玲珑。中兴大业,巍巍稽古成功。
事去孤鸿。忍听宵柝晨钟。灵舆驾,素帏低,杳庞茸。
浙江潮,万神护,川后滋恭。
因山祗事,崔嵬禹穴,此日重逢。柏城封。
愁长夜、起悲风。歌清庙、千古诵高宗。
璧门双阙转苍龙。德寿俨祗宫。
轩屏正坐,天子亲拜天公。仪绅笏,罗鹓鹭,粲庭中。
仙家欢不尽,人世寿无穷。
谁知云路,玉京成就,催返璇穹。转手万缘空。
见说烟霄好处,不与下方同。尘合雾迷濛。
笙箫寥寂,楼阁玲珑。中兴大业,巍巍稽古成功。
事去孤鸿。忍听宵柝晨钟。灵舆驾,素帏低,杳庞茸。
浙江潮,万神护,川后滋恭。
因山祗事,崔嵬禹穴,此日重逢。柏城封。
愁长夜、起悲风。歌清庙、千古诵高宗。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洪迈的《高宗梓宫发引三首(其三)十二时》中的片段,描绘了皇帝梓宫(即皇帝的灵柩)出行时的庄严肃穆场景。诗人以璧门双阙和苍龙为背景,展现出皇家气派。天子亲自拜祭天公,群臣整齐排列,场面盛大。接着,诗中表达了对仙家般长寿和升天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暗示了对尘世的留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随后,诗人笔触转向梓宫的离去,象征着一切尘世纷扰都将消散,只有天上的清幽与宁静。梓宫行经之处,笙箫声寂寥,楼阁若隐若现,寓示着中兴大业的开始和对古代贤君的追思。最后,诗人以浙江潮水、万神护送和崇山峻岭的祭祀活动,再次强调了对先帝的敬仰和哀思,以及夜晚的悲凉气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典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对逝者深深的怀念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