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今已尽,冰弦断、难觅凤麟洲。
枉宝袜偷看,频移带眼,金钱暗掷,浪卜刀头。
见伊处、书中心切切,帐底梦悠悠。
夕泣朝啼,泪多流被,南来北往,愁重沉舟。
萧条朱门里,不堪回首处,华屋西州。
怕见尘生遗挂,粉剩空楼。
倘指上玉环,他生再见,腰中绣裹,今世真休。
若是伊心未泯,鬼也须愁。
风流今已尽,冰弦断、难觅凤麟洲。
枉宝袜偷看,频移带眼,金钱暗掷,浪卜刀头。
见伊处、书中心切切,帐底梦悠悠。
夕泣朝啼,泪多流被,南来北往,愁重沉舟。
萧条朱门里,不堪回首处,华屋西州。
怕见尘生遗挂,粉剩空楼。
倘指上玉环,他生再见,腰中绣裹,今世真休。
若是伊心未泯,鬼也须愁。
这首《风流子》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以秦观的词韵为基调,表达了对亡妻深切的哀悼之情。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悼亡主题的复杂与深沉。
“风流今已尽”,开篇即点出逝去的风华不再,流露出一种无可挽回的哀伤。“冰弦断、难觅凤麟洲”一句,以断弦比喻亡妻的离世,同时借“凤麟洲”的典故,暗示两人曾经的美好时光如同神话中的仙境,如今却已不可寻觅。
“枉宝袜偷看,频移带眼,金钱暗掷,浪卜刀头”四句,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细腻地描绘了主人公在亡妻去世后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宝袜象征着妻子的美丽与珍贵,而“频移带眼”、“暗掷金钱”、“浪卜刀头”则分别表现了主人公对失去妻子的不舍、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命运的无奈。
“见伊处、书中心切切,帐底梦悠悠”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书信中满载着对妻子的思念,梦境中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主人公内心深处最深切的哀痛。
“夕泣朝啼,泪多流被,南来北往,愁重沉舟”四句,以连续的动作和场景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因思念亡妻而产生的无尽忧愁。泪水如潮水般涌出,南来北往的奔波,仿佛都承载着沉重的愁绪,如同船只在波涛中沉浮。
“萧条朱门里,不堪回首处,华屋西州”三句,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描述主人公身处的环境,进一步强调了亡妻离去带来的孤独与凄凉。华美的住所如今变得萧条,连回忆都成为难以承受之重。
“怕见尘生遗挂,粉剩空楼”两句,继续深化了对亡妻的怀念。尘封的挂物、空荡的楼房,都是妻子留下的痕迹,触目皆是,令人难以承受。
“倘指上玉环,他生再见,腰中绣裹,今世真休”四句,表达了主人公对于来生再遇妻子的渴望,同时也对今生的遗憾与绝望。玉环、绣裹,都是妻子的象征,寄托了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若是伊心未泯,鬼也须愁”结尾一句,以假设的方式表达了对亡妻灵魂的关怀与担忧。即使在另一个世界,如果她的思念未曾消散,那么即便是鬼魂也会感到愁苦。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地表达了对亡妻的哀悼与思念,展现了悼亡主题的复杂性和深度。沈谦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广袤的历史时空之中,使得这首词不仅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同时也蕴含了普遍的人性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