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刘叔通怀游子蒙之韵》
《和刘叔通怀游子蒙之韵》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扣角听君悲复悲,壮心未已欲何之。

交游半落丘山外,离别偏伤老大时。

尚喜渊潜容贾谊,不须日饮教袁丝。

病馀我更无憀赖,勉为同怀一赋诗。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和刘叔通怀游子蒙之韵》。诗人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扣角听君悲复悲,壮心未已欲何之。”开篇即以扣角的动作,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内心的悲痛。接着,“壮心未已”则透露出诗人虽感悲凉,但内心仍充满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

颔联“交游半落丘山外,离别偏伤老大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述朋友间的离散与岁月的无情,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友情难留的感慨。其中,“交游半落丘山外”形象地描绘了朋友间距离的遥远与关系的疏远,“离别偏伤老大时”则强调了在年老之时,离别的痛苦更为深刻。

颈联“尚喜渊潜容贾谊,不须日饮教袁丝。”转而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诗人以历史上的贾谊和袁丝为例,表明即使在困境中,也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不必过度沉溺于忧愁之中。这里引用的历史典故,既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智慧的深刻理解。

尾联“病馀我更无憀赖,勉为同怀一赋诗。”收束全诗,诗人自述在病愈之后,虽然感到无所依靠,但仍勉力创作此诗,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坚韧与乐观,也体现了文学创作对于情感宣泄与心灵慰藉的重要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时光、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位宋代文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丁丑同蒋力父东归至城诗以别之

发轫神皋愁热甚,解骖乡井得凉多。

半生相托左右手,一日同收甲乙科。

老我已锄年少习,期君共守岁寒柯。

荣华富贵邯郸枕,惟孝惟忠久不磨。

(0)

朝阳岩二首·其二

东向水西阿,无时景物和。

松阴不映户,晓日在烟萝。

人迹如行少,山禽似语多。

清高知隐者,尘虑自销磨。

(0)

再次前韵寄杨德逢

一雨洗炎蒸,旷然心志适。

如输浮幢海,灭火十八隔。

俯观风水涌,仰视电云坼。

知公开霁后,过我言不食。

翻愁陂路长,泥淖困臧获。

明明吾有怀,如日照东壁。

莫逢田父归,倚杖问消息。

渠来那得度,南荡今已白。

(0)

寄题程公辟物华楼

吴楚东南最上游,江山多在物华楼。

遥瞻旌节临尊俎,独卧柴荆阻献酬。

想有新诗传素壁,怪无馀墨到沧洲。

湡浯南望重重绿,章水还能向此流。

(0)

次韵酬宋玘六首·其五

无能私愿祇求田,时物安能学计然。

凿井未成歌击壤,射熊犹得梦钧天。

遥思故国归来日,留滞新恩已去年。

携手与君游最乐,春风波上水溅溅。

(0)

次韵酬王太祝

尘土波澜不自期,飘然身与愿相违。

衰根要路知难植,病羽长年欲退飞。

高论已嗟能听少,力行还恨赋材微。

惭君俊少今知我,一见心如客得归。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