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东南最上游,江山多在物华楼。
遥瞻旌节临尊俎,独卧柴荆阻献酬。
想有新诗传素壁,怪无馀墨到沧洲。
湡浯南望重重绿,章水还能向此流。
吴楚东南最上游,江山多在物华楼。
遥瞻旌节临尊俎,独卧柴荆阻献酬。
想有新诗传素壁,怪无馀墨到沧洲。
湡浯南望重重绿,章水还能向此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寄题程公辟物华楼》。从诗中可以看出王安石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厚的情感。
"吴楚东南最上游"表达了诗人对于江南地区的向往,这里被誉为“最上游”,意味着这是一个绝佳的旅行目的地。"江山多在物华楼"则指出物华楼是欣赏江山美景的一个理想之地。
"遥瞻旌节临尊俎,独卧柴荆阻献酬"中的“旌节”可能是指某种仪式上的旗帜,而“尊俎”则是古代祭祀时用的器物。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过去文化的缅怀,以及自己孤独地躺在柴草丛中,阻挡着世俗的喧嚣,以便专心致志地思考和创作。
"想有新诗传素壁,怪无馀墨到沧洲"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诗人的崇敬之情,以及自己希望能像他们一样留下不朽佳作,但又感慨于自己的作品未能达到预期的高度。
最后两句"湡浯南望重重绿,章水还能向此流"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诗人远眺南方的碧绿山峦,以及河流依旧奔腾不息的画面,表达了对大自然永恒生命力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物华楼周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尊崇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