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蜀为公论,当时讵敢然。
文终录杨戏,卷首冠刘焉。
既已微情得,能将妙意宣。
何须空啧啧,只说紫阳编。
帝蜀为公论,当时讵敢然。
文终录杨戏,卷首冠刘焉。
既已微情得,能将妙意宣。
何须空啧啧,只说紫阳编。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慎荣对何屺瞻评《三国志》一书的赞赏。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帝蜀为公论”开篇,引出对《三国志》公正性的肯定。接着,“当时讵敢然”一句,表达了对书中敢于直言的勇气的赞美。通过“文终录杨戏,卷首冠刘焉”,诗人进一步赞扬了《三国志》在内容编排上的巧妙与深思熟虑。
“既已微情得,能将妙意宣”两句,是对《三国志》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的高度评价,认为它不仅情感细腻,而且能够深刻揭示历史的真谛。最后,“何须空啧啧,只说紫阳编”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三国志》的价值,认为无需过多赞誉,其自身就是一部值得推崇的经典之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三国志》的赞美,不仅体现了对历史著作的尊重,也展现了对其中蕴含智慧和情感的深刻理解。
艳色皆染濡,兹惟存一洁。
皓皓悉几微,畴克觅污涅。
殆是天所生,而非人所雪。
碧空秋露垂,崇涧瀑流洌。
世道趋浮靡,华饰以为悦。
君子神闇淡,赏心迥区别。
绘涂祇增巧,清白宁伤拙。
纵使成文章,毕竟属后设。
岂若丝之素,自然高绮缬。
苍苍县正色,云彩幻一瞥。
黑将悲霗雨,赪亦憎虹蜺。
所贵有本真,宇宙乃不绝。
芙蓉花发江风香,鸳鸯双飞入金塘。
绿杨堤畔谁家女,并着兰桡斗艳妆。
玉溆烟残初过雨,越罗衣袂淩风举。
采莲一曲遏红云,却笑荷花不解语。
江头扶荔光陆离,千树万树红霞披。
烟销初褪玉肌露,双手贻郎不自持。
越来溪水还东注,那见当年浣纱处。
人生行乐须及时,不用五丝延命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