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箔舒红茵,当轩玩明月。
懿哉深夜中,静听歌初发。
苔含殿华湿,竹影蟾光洁。
转扇来清风,援琴飞白雪。
行愁景候变,坐恐流芳歇。
桂影有馀光,兰灯任将灭。
卷箔舒红茵,当轩玩明月。
懿哉深夜中,静听歌初发。
苔含殿华湿,竹影蟾光洁。
转扇来清风,援琴飞白雪。
行愁景候变,坐恐流芳歇。
桂影有馀光,兰灯任将灭。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夜赏月的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深夜中独自欣赏明月时的心境和感受。"卷箔舒红茵,当轩玩明月"一句,设定了诗人坐在高高的窗前,对着正在缓缓升起的红色云层(即“红茵”)和当空的明月,心中充满了悠然自得的情愫。
接下来的"懿哉深夜中,静听歌初发"表达了诗人在深邃夜色中的宁静与期待,他屏息以待,静候着夜之歌声的初次响起,这里所谓“歌”可能是指自然界的声音,如蛙鸣、虫唱,或许是更为抽象的心灵共鸣。
"苔含殿华湿,竹影蟾光洁"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幽静而清新的景象。苔藓覆盖的宫殿上布满了夜露,而竹影下则映照出蟾蜍的身形,其间透露出一股清新之气,表明诗人对周围环境有着细腻的观察。
"转扇来清风,援琴飞白雪"中,诗人轻轻摇动着扇子迎接夜来的清风,并且拿起琴来演奏,乐音如同飘落的白雪般清澈纯净,这里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音乐之美好。
"行愁景候变,坐恐流芳歇"两句表达了一种担忧和恐惧。诗人在夜深处,对着不断变化的景色感到愁思,而当他坐在那里时,又害怕那些美好的瞬间会随风而逝。
最后,“桂影有馀光,兰灯任将灭”一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感和无奈。桂树下的影子依旧留着一些微弱的光芒,而兰花形状的灯火却似乎随时都可能熄灭,这象征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美好、清净和静谧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时间流逝所生的无奈与感慨。
忆年时、坠鞭南去,柔肠都被花恼。
临分倚醉春江路,相约东风来早。轻舟掉。
想纸阁芦帘,抖擞缁尘了。锦鳞讯杳。
渐折柳阴稀,飘萍路阔,独我向西笑。
羁栖久,几许閒愁未扫,影形空伴昏晓。
声声杜宇撩人苦,似道不如归好。秋思悄。
讶万里星河,却送征槎到。接䍦共倒。
恨四角车轮,一程程远,依旧见时少。
尽日瞢腾怕展眉。此中情况倩谁知。
却忆歌声箫局底。休理。悲秋争遣到今时。
淼淼江乡波路阔。荻芦萧瑟雁南飞。
怅望清晖怜玉臂。沈醉。自牵乡思自禁持。
又悤悤、负了饯春杯,梦翼落丰台。
想镫唇泥影,镜心写恨,一样愁怀。
为我飞蓬蕉萃,珠桂费安排。
记否双栖约,藤阴斜街。
见说长安花好,奈感时溅泪,倦眼慵抬。
便金门挟策,惭愧济时才。
笑虚名、凤池迢递,但为君、珍重博花钗。
聊寄慰、几行珠字,翠锁眉开。
画中如睹中兴,有清更吊寒湘水。
艰难组练,仓皇楼橹,风云伊始。
一蹶枋头,重封崤谷,谁窥天意。
剩江山依旧,功成痛定,忆慷慨,靴刀事。
当日参军蛮语,决危疑、琅琅大计。
怀沙竟挽,回天终赖,沈碎伤逝。
莽莽神州,寥寥人物,而今何世。
只闻鼙太息,惊波楚渚,又秋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