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独立秀穹林,得地何愁枳棘侵。
老节定经千岁久,直根应透九原深。
尘埃不染怜渠貌,风雪难移信此心。
却怪祖龙封爵污,不平时作怒涛音。
亭亭独立秀穹林,得地何愁枳棘侵。
老节定经千岁久,直根应透九原深。
尘埃不染怜渠貌,风雪难移信此心。
却怪祖龙封爵污,不平时作怒涛音。
这首明代诗人龚诩的《咏松》描绘了一棵挺拔秀丽的松树,它傲然独立于崇山峻岭之中,无惧丛生的荆棘侵犯。其老枝历经千年沧桑,坚韧无比,根深扎入地下极深处,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稳固的根基。松树的外表清洁,不受尘埃玷污,其坚贞不屈的精神在风雪中也毫不动摇。诗人借此表达对松树的赞美,同时也暗讽了那些在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为了权位而丧失本性的统治者,他们的行为如同狂风巨浪,与松树的高尚品格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通过松的形象,寄寓了作者对于高尚人格和坚韧精神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