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土波澜不自期,飘然身与愿相违。
衰根要路知难植,病羽长年欲退飞。
高论已嗟能听少,力行还恨赋材微。
惭君俊少今知我,一见心如客得归。
尘土波澜不自期,飘然身与愿相违。
衰根要路知难植,病羽长年欲退飞。
高论已嗟能听少,力行还恨赋材微。
惭君俊少今知我,一见心如客得归。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自我生存状态的反思。开篇“尘土波澜不自期,飘然身与愿相违”两句,通过比喻手法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困顿与社会环境的冲突,表达了对现实无奈的情感。
接着,“衰根要路知难植,病羽长年欲退飞”进一步深化这种情感,形象地将自己比作树木和鸟儿,强调了生存的艰难和内心的渴望。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
在“高论已嗝能听少,力行还恨赋材微”中,诗人自嘲自己虽然有抱负,但却难以实现,表达了一种努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这里的“嗝”字和“赋材微”都暗示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不满和对社会环境的无奈。
最后,“惭君俊少今知我,一见心如客得归”则是诗人对于友人的怀念与自我认同的表达。通过“惭”字,诗人显露出一种谦虚和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友情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篇融合了个人情怀与时代感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