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酬王太祝》
《次韵酬王太祝》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尘土波澜不自期,飘然身与愿相违。

衰根要路知难植,病羽长年欲退飞。

高论已嗟能听少,力行还恨赋材微。

惭君俊少今知我,一见心如客得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chóuwángtàizhù
sòng / wángānshí

chénlánpiāoránshēnyuànxiāngwéi

shuāigēnyàozhīnánzhíbìngchángnián退tuìfēi

gāolùnjiēnéngtīngshǎoxíngháihèncáiwēi

cánjūnjùnshǎojīnzhījiànxīnguī

翻译
尘土中的波澜并未预料到,我的身影随心愿偏离了方向。
虚弱的根系难以在繁华路口扎根,病弱的翅膀长久以来只想退避飞翔。
高谈阔论已少有人能理解,尽管尽力而为,才疏学浅仍感遗憾。
惭愧你这位才俊少年如今了解了我,初次相见就让我仿佛找到了归宿。
注释
尘土:比喻人生的平凡或困境。
波澜:比喻生活的起伏变化。
不自期:没有预料到。
飘然:轻盈的样子,形容心情或身体状态。
身与愿相违:现实与愿望不符。
衰根:比喻衰弱无力的状态。
要路:繁华的路口,象征社会或仕途。
知难植:难以在重要位置立足。
病羽:比喻疲惫或病弱的身体。
退飞:想要退出或逃避。
高论:深奥的见解或理论。
能听少:愿意倾听的人很少。
力行:努力实践。
赋材微:才能有限。
惭:感到惭愧。
俊少:才俊的年轻人。
今知我:现在理解了我。
心如客得归:心中有了归属感,如同客人找到了家。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自我生存状态的反思。开篇“尘土波澜不自期,飘然身与愿相违”两句,通过比喻手法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困顿与社会环境的冲突,表达了对现实无奈的情感。

接着,“衰根要路知难植,病羽长年欲退飞”进一步深化这种情感,形象地将自己比作树木和鸟儿,强调了生存的艰难和内心的渴望。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

在“高论已嗝能听少,力行还恨赋材微”中,诗人自嘲自己虽然有抱负,但却难以实现,表达了一种努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这里的“嗝”字和“赋材微”都暗示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不满和对社会环境的无奈。

最后,“惭君俊少今知我,一见心如客得归”则是诗人对于友人的怀念与自我认同的表达。通过“惭”字,诗人显露出一种谦虚和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友情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篇融合了个人情怀与时代感悟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谒山斋先生易尚书

淳熙人物到嘉熙,听说山斋亦白髭。

文字尽传融水后,精神如战辟雍时。

灵椿终不争朝菌,蓍草惟堪养寿龟。

细嚼梅花看总义,只应姬老是相知。

(0)

章法院中作

一入紫云深更深,游僧亦喜不相寻。

已无尘事败人意,时有书声杂梵音。

浩气养成天地小,欲心扫尽鬼神钦。

人生能有几七十,自爱当如百炼金。

(0)

挽张樗堂

与君虽远隔,自少即相亲。

老失同年友,乡无好善人。

樗堂春绝迹,蒿里暗伤神。

丹旐归何处,风霜故冢滨。

(0)

和匏斋菊花

东篱曾手种,赖以制颓年。

白发经秋别,黄花入梦圆。

一场蜂蝶后,老圃雪霜前。

不是耽幽隐,渊明地自偏。

(0)

挽心泉蒲处士·其二

欲持鸡絮立坟前,俗了青霞顶上仙。

只合化为溪畔鹭,乘风飞去弄清泉。

(0)

秋夜前韵

触事嫌猜只一瘖,出门固羡砌虫吟。

无情河汉西流去,惟有白云知此心。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