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紫云深更深,游僧亦喜不相寻。
已无尘事败人意,时有书声杂梵音。
浩气养成天地小,欲心扫尽鬼神钦。
人生能有几七十,自爱当如百炼金。
一入紫云深更深,游僧亦喜不相寻。
已无尘事败人意,时有书声杂梵音。
浩气养成天地小,欲心扫尽鬼神钦。
人生能有几七十,自爱当如百炼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人在深山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世俗尘事的超脱和内心世界的自足。"一入紫云深更深,游僧亦喜不相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示出诗人与世隔绝、隐居深山的意境。"已无尘事败人意,时有书声杂梵音"则表明诗人摆脱了世俗纷扰,只有偶尔的书声和佛教梵音伴随其生活,显得宁静而超然。
接下来的"浩气养成天地小,欲心扫尽鬼神钦",则是对内在修为的一种表述,诗人通过修炼,将个人的精神世界扩展至与宇宙相通的境界,同时也清除了世间的贪欲和迷信。
最后两句"人生能有几七十,自爱当如百炼金"则是对生命短暂和个人修养的珍视。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人生短暂应自爱且不断修行,如同多次锻炼后的黄金一样纯粹无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隐逸生活,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俗、追求内在精神世界的哲思。
人生百寒暑,能经几离别。
一别动十年,四十去如瞥。
甥舅若昆季,稚齿相蛩蟨。
镫唇复砚尾,情境入梦咽。
去年京洛来,素衣泪痕湿。
今年向苕霅,荆树骇摧折。
母氏鲜兄弟,门祚惧衰苶。
努力加餐饭,无为百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