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分署面青山,豸绣过从对古颜。
世事可能消一酌,穷民安得庇千间。
树移晴影日轮午,香袅篆烟炉火殷。
明发官程又相别,诗筒从此不须悭。
紫微分署面青山,豸绣过从对古颜。
世事可能消一酌,穷民安得庇千间。
树移晴影日轮午,香袅篆烟炉火殷。
明发官程又相别,诗筒从此不须悭。
这首诗描绘了在紫微分署与友人相聚饮酒的情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风范和对社会民生的关怀。首句“紫微分署面青山”,以“紫微”点出地点的尊贵,同时“面青山”则透露出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接下来“豸绣过从对古颜”,通过服饰和对坐的场景,展现了人物的身份与风度。
“世事可能消一酌”,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逃避,认为一杯酒足以忘却世间烦恼。“穷民安得庇千间”,则直接揭示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希望有能力为他们提供庇护,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树移晴影日轮午,香袅篆烟炉火殷”,这两句描绘了午后阳光下树木的影子移动,以及炉火上香烟袅袅升起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最后,“明发官程又相别,诗筒从此不须悭”,预示着第二天各自将要忙碌于公务,彼此间的离别,但通过诗歌的交流,情感的纽带不会因此而断绝。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文人聚会饮酒的雅趣,更蕴含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人文情怀。
客子去淮阳,逶迤别梦长。
水关开夜锁,雾棹起晨凉。
烟月期同赏,风波勿异行。
隐山曾撼橹,转濑指遥樯。
蒲叶吴刀绿,筠筒楚粽香。
因书报惠远,为我忆檀郎。
故事閒台阁,仙门蔼已深。
旧章窥复道,云幌肃重阴。
玄律葭灰变,青阳斗柄临。
年光摇树色,春气绕兰心。
风响高窗度,流痕曲岸侵。
天门总枢辖,人镜辨衣簪。
日暮南宫静,瑶华振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