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子去淮阳,逶迤别梦长。
水关开夜锁,雾棹起晨凉。
烟月期同赏,风波勿异行。
隐山曾撼橹,转濑指遥樯。
蒲叶吴刀绿,筠筒楚粽香。
因书报惠远,为我忆檀郎。
客子去淮阳,逶迤别梦长。
水关开夜锁,雾棹起晨凉。
烟月期同赏,风波勿异行。
隐山曾撼橹,转濑指遥樯。
蒲叶吴刀绿,筠筒楚粽香。
因书报惠远,为我忆檀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离别与怀念的画面。"客子去淮阳,逶迤别梦长"表达了对远行者依依不舍的情感,以及夜晚的梦境中难以割舍的思念。"水关开夜锁,雾棹起晨凉"则描绘了一幅清冷孤寂的早晨场景,水闸在夜色中缓缓打开,雾气中的细微光线透出一丝清寒。
诗人通过"烟月期同赏,风波勿异行"传达了与亲友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即使分别,也希望对方能平安无忧地继续前行。"隐山曾撼橹,转濑指遥樯"中,诗人回忆起往日在隐秘的山间与朋友嬉戏的情景,那些美好的时光如同远处的溪流,虽然现在无法触及,但心中仍旧向往。
接下来的"蒲叶吴刀绿,筠筒楚粽香"则是对物质生活中的细节描写。诗人提到蒲草编织成的容器和用吴刀制成的精致工艺品,以及筠筒包裹的楚地特产粽子,这些都是诗人对家乡美好物产的怀念。
最后,"因书报惠远,为我忆檀郎"表达了诗人通过书信与远方的亲人保持联系的情感,并特别提及了檀郎,这可能是诗人心中的一份特殊情感或是一位特定的亲友。整首诗流露出浓郁的乡愁和深沉的个人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人际关系以及家国记忆的深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