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轨无还辙,惊川有怨思。
苍苔生旧馆,素简委空帷。
龚胜谁相吊,虞翻少见知。
惟应问道者,寂寞荐江蓠。
逸轨无还辙,惊川有怨思。
苍苔生旧馆,素简委空帷。
龚胜谁相吊,虞翻少见知。
惟应问道者,寂寞荐江蓠。
这首挽诗《祝蕃远经历挽诗》由元代诗人余阙所作,通过对逝者祝蕃远的追忆与哀悼,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的深切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营造出一种沉郁而哀婉的氛围。
“逸轨无还辙,惊川有怨思。”这两句开篇即以“逸轨”和“惊川”为喻,形象地描绘了逝者离世后留下的空虚与遗憾。逸轨,指行迹飘逸,这里暗含逝者生前的卓越与不凡;惊川,则是水流湍急,象征着逝者离去时的突然与不可逆转,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内心的震动与哀伤。
“苍苔生旧馆,素简委空帷。”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逝者生前居所的荒凉景象。苍苔覆盖的旧馆,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往日生活的痕迹逐渐被遗忘;素简(可能指的是书籍或文牍)散落于空帷之中,则暗示了逝者知识、智慧或事业的终结,以及其精神世界的消逝。
“龚胜谁相吊,虞翻少见知。”这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龚胜和虞翻的故事,表达了对逝者无人哀悼、少有人理解的感慨。龚胜和虞翻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隐士,此处借以表达对逝者独特个性和高尚情操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普遍忽视和误解的无奈。
“惟应问道者,寂寞荐江蓠。”最后两句点明了对逝者的怀念方式。只有那些真正了解和追求真理的人,才能在心中保留逝者的记忆,并通过献上江蓠(可能象征着纯洁、哀悼之物)来寄托哀思。这既是对逝者精神品质的赞美,也是对后人如何纪念逝者的一种指引。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也反映了对人生、社会和真理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余阙作为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芙蓉小院秋如海,凉月半空凝素彩。
羊车轧轧过西宫,一失君恩不堪悔。
绿铜古阮鹍弦溜,陶写襟怀三五奏。
血色深红软绣墩,唾花浅碧香罗袖。
先及《关雎》后《麟趾》,雅调雍雍塞人耳。
曲终闲倚太湖峰,惊风掉落棕榈子。
浓妆耀日罗帏晓,鸦髻盘云金凤小。
脂光一面恼人红,长恨海棠娇艳少。
绣被重重覆锦茵,麝脐龙恼香氤氲。
蜀弦新调作莺语,金莲频候羊车尘。
秋风吹散填河鹊,深情竟负良宵约。
化作妖云逐楚王,金鱼空锁重门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