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誇三晋地,前后拥朱轮。
人自风尘老,公偏日月新。
更衣向星使,把酒慰波臣。
总有明河在,蹉跎敢问津。
共誇三晋地,前后拥朱轮。
人自风尘老,公偏日月新。
更衣向星使,把酒慰波臣。
总有明河在,蹉跎敢问津。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对大中丞董公淑化的赞美之作。首句"共誇三晋地"表达了对董公所处之地——三晋(今山西一带)的赞誉,暗示其地位显赫。"前后拥朱轮"描绘了董公出行时的威仪,朱轮象征着高官显贵。
接下来的"人自风尘老",通过对比,写出他人在世俗生活中逐渐老去,而董公却保持着如日月般永恒的新鲜活力,显示出他的精神风貌和不凡气象。"更衣向星使",形象地描述了董公接受重要使命,准备应对国家大事的情景,显示出他的责任感和担当。
最后两句"总有明河在,蹉跎敢问津",以明河比喻董公的智慧和指引,表达出诗人对董公的敬仰和期待,同时也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鼓励自己和他人不要因岁月蹉跎而放弃追求光明的道路。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扬了董公的政绩、人格魅力和对国家的贡献,同时也寄寓了诗人自己的感慨与期许。
寒梅如高人,冰雪凛风期。
霜威凌万木,孤芳缀疏枝。
古来岁寒心,肯与时节移。
家家浣溪南,横斜映笆篱。
老树更崛奇,矫矫蛟龙姿。
中有调鼎味,几年江之湄。
征衫十年寒,霜蹄快追随。
先生羊叔子,到处英名垂。
对花有妙语,豪气无百卮。
兴来属湛辈,同出舂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