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尤须惜寸阴,漫劳饭袋走丛林。
沩山自昔提宗印,闽峤于今绝赏音。
得髓得皮无著相,非心非佛见机深。
丰干未免成饶舌,月在碧潭空指心。
学道尤须惜寸阴,漫劳饭袋走丛林。
沩山自昔提宗印,闽峤于今绝赏音。
得髓得皮无著相,非心非佛见机深。
丰干未免成饶舌,月在碧潭空指心。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李洪所作,名为《和尚善西禅寺冲虚宫诗(其一)》。诗中蕴含深厚的佛学思想,体现了作者对禅宗修行的理解与赞美。
“学道尤须惜寸阴,漫劳饭袋走丛林。” 这两句强调学习佛法的紧迫感和珍贵,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珍惜,而不应被世俗琐事所困缚。"沩山自昔提宗印,闽峤于今绝赏音。" 这里提到的“沩山”是指唐代高僧沩山灵佑,他的禅法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而“闽峤”则可能是另一个地名或寺庙,表明到现在为止,那里的佛法修持已无人能与之相比。
"得髓得皮无著相,非心非佛见机深。" 这两句是对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的描绘,其中“得髓得皮”意味着透彻了禅法的精髓,“无著相”则表明修行到达无所执着的境界,而“非心非佛”是对《金刚经》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体现。
最后两句"丰干未免成饶舌,月在碧潭空指心。" 可能是在批评那些口若悬河却无实践的修行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向往,那个“碧潭”象征着清净的心灵深处。
整首诗通过对禅宗修持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于佛法的敬仰与个人内在修为的追求。
南宗平远穷纤秾,北宗莽苍堆高空。
营丘华源不复作,江山万古谁清雄。
国初萧生声隆隆,近来独数徐髯工。
髯也十二弃雕虫,十五十六远从戎。
南极沈黎西甘松,宝刀杀贼不快意。
一官手版今在钟,雁门马邑连云中,翁昔佐郡骖花骢。
蔚州官舍簿领少,但餐山绿扶孤筇。
日斜吏散坐小阁,千山万水来心我。
吴缣百端墨百挺,突兀四壁生华崧。
三年归卧建陵月,倏忽骑马摩苍穹。
幽州四月天多风,九门翠幰骄游龙。
宣南小邸日扃鐍,冰槃堆案樱桃红。
我来窥户正磅礴,十指幻出千芙蓉。
今之二图尤惨淡,其一似仿山樵翁。
溪山垂钓大不易,扁舟忽送江流东。
四十年来鸟过目,却忆快马弯长弓。
狐关雪岭几万里,晚看镜水磨青铜。
思君不见愁枯桐,片帆欲动蛟龙宫。
梅梁禹穴今何在,渺渺青山一去鸿。
《题徐子容少府溪山垂钓长卷》【清·鲁一同】南宗平远穷纤秾,北宗莽苍堆高空。营丘华源不复作,江山万古谁清雄。国初萧生声隆隆,近来独数徐髯工。髯也十二弃雕虫,十五十六远从戎。南极沈黎西甘松,宝刀杀贼不快意。一官手版今在钟,雁门马邑连云中,翁昔佐郡骖花骢。蔚州官舍簿领少,但餐山绿扶孤筇。日斜吏散坐小阁,千山万水来心我。吴缣百端墨百挺,突兀四壁生华崧。三年归卧建陵月,倏忽骑马摩苍穹。幽州四月天多风,九门翠幰骄游龙。宣南小邸日扃鐍,冰槃堆案樱桃红。我来窥户正磅礴,十指幻出千芙蓉。今之二图尤惨淡,其一似仿山樵翁。溪山垂钓大不易,扁舟忽送江流东。四十年来鸟过目,却忆快马弯长弓。狐关雪岭几万里,晚看镜水磨青铜。思君不见愁枯桐,片帆欲动蛟龙宫。梅梁禹穴今何在,渺渺青山一去鸿。
https://shici.929r.com/shici/QbvbnFC8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