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香沦落在天涯,常畏人知使护遮。
雅韵曾翻西掖砌,佳名宜亚子亭花。
野僧好事勤栽植,北客思乡倍叹嗟。
安得花前还醉倒,可怜不属五侯家。
国香沦落在天涯,常畏人知使护遮。
雅韵曾翻西掖砌,佳名宜亚子亭花。
野僧好事勤栽植,北客思乡倍叹嗟。
安得花前还醉倒,可怜不属五侯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名为《次韵子都兄鲍庵芍药(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不舍,以及对某些美好的东西无法拥有时的遗憾。
"国香沦落在天涯,常畏人知使护遮。"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极其珍贵的花朵(国香)散落于世界边际,它的存在总是被小心翼翼地保护起来,以防人们发现,因为它的美丽可能会引起无谓的骚动。
"雅韵曾翻西掖砌,佳名宜亚子亭花。"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某种雅致事物(雅韵)的赞赏,这份美好曾经出现在西边的小山坡上,它的美名应该与亚细亚之子的亭院中的花朵相匹配。
"野僧好事勤栽植,北客思乡倍叹嗟。"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居住在野外的和尚,他热爱种植花木,而远方的旅人则怀念家乡,感慨万分。
"安得花前还醉倒,可怜不属五侯家。"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希望能在花前沉醉,但又感到可悲的是,这份美丽并非属于那些贵族(五侯)之家的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美的珍视与不舍,以及面对无法拥有时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