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净慈致斋侍者求三教赞》
《净慈致斋侍者求三教赞》全文
宋 / 许及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休问船来与陆来,桃源到处即天台。

双林做底须知会,认著形骸亦苦哉。

(0)
鉴赏

这首诗以隐喻和哲理为特点,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和宗教的深刻思考。

首句“休问船来与陆来”,意在提醒读者不要拘泥于形式上的区别,无论是通过水路还是陆路,都只是到达目的地的方式之一,真正的意义在于目的地本身。这里暗含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无论选择何种方式,最终的目的地都是相同的。

第二句“桃源到处即天台”,运用了桃花源和天台山两个典故。桃花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世界;天台山则是佛教圣地,代表精神的归宿。这两处典故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认为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心有所向,就能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第三句“双林做底须知会”,“双林”可能指的是佛教中提到的两座佛林,这里用来比喻两种不同的思想或信仰体系。这句话强调了理解和融合的重要性,即使面对不同的思想或信仰,也应寻求共通之处,增进相互理解。

最后一句“认著形骸亦苦哉”,直接点明了对形式主义的批判。形骸在这里指身体或物质存在,意味着如果过于执着于外在的形式或物质层面,而忽视了内在的精神追求,那么生活将会变得痛苦不堪。这句诗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现象,深入内心,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宇宙和宗教的深层次问题,引导读者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精神世界的独特洞察和追求。

作者介绍

许及之
朝代: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猜你喜欢

社会粤山阻雨还集静虚堂

粤山雨积沉花坞,诗社云侵泛蚁樽。

草阁便寻杨子宅,竹筇偏到谢公墩。

瞻依八座天将近,俯瞰三城日未昏。

却笑俗尘门外客,静虚堂上友金昆。

(0)

表忠卷为宁德李太华死倭难次韵三首·其一

百里郎官正属贤,闽山漳浦遘烽烟。

撄城厉剑思酬主,裹革旋缰誓死边。

林木夜寒归宿燕,野郊春尽忍闻鹃。

浮名敢拟垂身后,独秉丹心一寸全。

(0)

挽罗外父西塘翁

年高德邵两兼隆,眼小江山几万重。

纯粹德容犹羡玉,直端心地比良弓。

一朝魂赴渺冥地,举世人嗟矍铄翁。

泣血数声天外远,不知何处觅行踪。

(0)

次黄龙坡大尹义城精舍十景录五首·其三前峰翠微

当户南山景色幽,摩空巀嵲最高头。

玄云连合地天泰,旭日照临光焰浮。

先垄满堆崇马鬣,祥飙终古绕松楸。

昼檐清昼珠帘捲,笑指烟光一望收。

(0)

入分宜谒高士夏双桥兄

摆脱樊笼裹我粮,清风相送入宜阳。

溪头杨柳徐君宅,眼底青山四皓庄。

莫笑鹿门无活计,须誇邺架有书香。

西溪溪上双桥稳,并驾安车入帝乡。

(0)

次黎练溪来韵

愧负初期铁砚穿,沧江今弄钓鱼船。

交投友分兼师分,乐在花边与柳边。

蒲涧白云斟绿醑,河南春茗煮青天。

潇潇白发东西路,何日重逢了宿缘。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