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德邵两兼隆,眼小江山几万重。
纯粹德容犹羡玉,直端心地比良弓。
一朝魂赴渺冥地,举世人嗟矍铄翁。
泣血数声天外远,不知何处觅行踪。
年高德邵两兼隆,眼小江山几万重。
纯粹德容犹羡玉,直端心地比良弓。
一朝魂赴渺冥地,举世人嗟矍铄翁。
泣血数声天外远,不知何处觅行踪。
这首挽诗《挽罗外父西塘翁》由明代诗人张天赋所作,通过对逝者罗外父西塘翁的追忆与哀悼,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首句“年高德邵两兼隆”,赞美了西塘翁年岁虽高,但道德高尚,德高望重,体现了其一生的成就与品德的卓越。接着“眼小江山几万重”一句,以“眼小”比喻其视野之广,意指西塘翁虽身体力行于小小的一隅,却能洞察广阔的世界,展现出其深远的见识与胸怀。
“纯粹德容犹羡玉,直端心地比良弓”进一步赞扬了西塘翁的品德与内心,将他的德行比作珍贵的玉石,纯净无瑕;将他的正直比作优良的弓箭,直率而精准,形象地表达了对西塘翁人格魅力的高度评价。
“一朝魂赴渺冥地,举世人嗟矍铄翁”描绘了西塘翁离世的情景,众人对其离世深感惋惜与哀伤,感叹这位老者的一生虽已走到尽头,但其精神与影响将永存于世。
最后,“泣血数声天外远,不知何处觅行踪”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不舍,即使是在遥远的天际,仍能听到哀痛的哭泣之声,却不知如何寻找其离去的踪迹,生动地展现了哀悼之情的深沉与复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比喻,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与敬仰,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哀悼诗的独特魅力。
十年结交等閒事,马首如云醉呵气。
腰下铜龙剩瘦光,郑重看人未曾试。
陈郎爱我心骨奇,眈然一目心相知。
有弟少年乃英特,快哉杨孔真佳儿。
我来有心不得展,徘徊郁结纷如茧。
感君此意谁复知,苦向梅风弄歌扇。
钱塘浩荡子胥潮,忽如市上闻吹箫。
豫让漆身讵相识,信陵饮酒何无聊。
噫嘻饮酒何无聊,君但醉听我歌暮复朝。
侯生弊衣冠乃上坐,又有浆家博徒相过时见招。
佳人不笑大梁客,吁嗟此后空寥寥。
听我歌,酒行半。朝趋市,暮掉臂而散。
纷纷世事何足叹,君不见天下归心吐哺公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