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兵离井邑,抱耒入深村。
乌雀柴门喜,风尘寇盗尊。
轻阴秀禾耳,积水坏篱根。
向夕占晴霁,前山白鸟翻。
避兵离井邑,抱耒入深村。
乌雀柴门喜,风尘寇盗尊。
轻阴秀禾耳,积水坏篱根。
向夕占晴霁,前山白鸟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逃离战乱,隐居乡村的生活情景。首句“避兵离井邑,抱耒入深村”写出了诗人为了躲避战争,远离家乡,带着农具,进入深山老林,过起了隐居生活。接着,“乌雀柴门喜,风尘寇盗尊”两句,通过乌雀对柴门的欢喜和风尘中的寇盗得到尊敬,反衬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轻阴秀禾耳,积水坏篱根”描绘了乡村的自然风光,轻柔的云雾中,禾苗显得格外鲜绿,而积水则侵蚀着篱笆的根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的自然景象。最后,“向夕占晴霁,前山白鸟翻”两句,诗人傍晚时分观察天气,预知晴朗,远处山间白鸟翻飞,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观察力,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逃离战乱后的宁静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明末清初动荡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