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对月》
《对月》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素月澹盈盈,凌波影乍生。

关山一以望,砧杵几家鸣。

箭浮衣荇乱,镜漾布帆轻。

谁解征人怨,萧条此夜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下的静谧与深沉,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素月澹盈盈”以“素月”点明月色的皎洁,“澹盈盈”则描绘出月光柔和而充盈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雅的氛围。接着“凌波影乍生”,以“凌波”比喻月光在水面上轻轻掠过,生动地描绘出月光与水面相互映照的动态美,仿佛月影在水中轻轻摇曳,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关山一以望,砧杵几家鸣”两句,将视线从水面上移至远处的关山,表达了诗人眺望远方的情怀。同时,“砧杵”是古代妇女捣衣的声音,此处借指远方亲人可能正在忙碌或思念,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融入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使得诗歌情感更加丰富。

“箭浮衣荇乱,镜漾布帆轻”两句继续描绘月夜下的景致,通过“箭浮”、“衣荇乱”、“镜漾”、“布帆轻”等意象,展现了月光下水面和船只的动态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思绪的飘荡。

最后,“谁解征人怨,萧条此夜情”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自己内心孤独、忧郁的情感。在这里,“征人”不仅指远离家乡的旅人,也暗含了诗人自身的情感状态,通过设问的方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月夜下的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与清溪赵明府

清规暂趋府,独立与谁亲。

遂性无非酒,求闲却爱贫。

林泉应入梦,印绶莫留人。

王事闻多暇,吟来几首新。

(0)

行经太华

纷吾世网暇,灵岳展幽寻。

寥廓风尘远,杳冥川谷深。

山昏五里雾,日落二华阴。

疏峰起莲叶,危塞隐桃林。

何必东都外,此处可抽簪。

(0)

赋得郎官上应列宿

北极伫文昌,南宫晓拜郎。

紫泥乘帝泽,银印佩天光。

纬结三台侧,钩连四辅傍。

佐商依傅说,仕汉笑冯唐。

委佩摇秋色,峨冠带晚霜。

自然符列象,千古耀岩廊。

(0)

遣兴十首·其八

㸌㸌刀刃光,弯弯弓面张。

入水斩犀兕,上山椎虎狼。

里中无老少,唤作癫儿郎。

一日风云会,横行归故乡。

(0)

哭吕衡州六首·其三

白马双旌队,青山八阵图。

请缨期系虏,枕草誓捐躯。

势激三千壮,年应四十无。

遥闻不瞑目,非是不怜吴。

(0)

寄昙嵩寂三上人

长学对治思苦处,偏将死苦教人间。

今因为说无生死,无可对治心更闲。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