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规暂趋府,独立与谁亲。
遂性无非酒,求闲却爱贫。
林泉应入梦,印绶莫留人。
王事闻多暇,吟来几首新。
清规暂趋府,独立与谁亲。
遂性无非酒,求闲却爱贫。
林泉应入梦,印绶莫留人。
王事闻多暇,吟来几首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作品,与其它许多中国古诗一样,它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开篇“清规暂趋府,独立与谁亲”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清规”指的是朝廷的法规制度,而“暂趋府”则是指临时前往官府,但心中却无牵挂,保持独立自我,不随波逐流。
接着,“遂性无非酒,求闲却爱贫”两句,更深层次地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生活态度。诗人表示自己的天性就是享受酒的乐趣,同时又向往闲适的生活,并且对贫穷持有一种超然的爱好。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物质欲望的超脱,也反映出一种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念。
“林泉应入梦,印绶莫留人”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之感。这里的“林泉”指的是山林和溪流,而“印绶”则有着诗人的精神印记或是心灵的栖息地。这两句话意味着诗人希望自己的思想能够融入大自然,得到心灵上的净化,同时也表达了他不愿意被世俗羁绊的心境。
最后,“王事闻多暇,吟来几首新”则是诗人在处理国事的闲暇时光中,仍然能够保持创作的情怀。尽管国事繁忙,但诗人的心中总有文学的温暖和灵感,不断地吟诵着新的诗篇。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淡泊名利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竟来窥。
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参参杨柳垂。
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意气豪华何处在,空余草露湿罗衣。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胡雁拂海翼,翱翔鸣素秋。
惊云辞沙朔,飘荡迷河洲。
有如飞蓬人,去逐万里游。
登高望浮云,彷佛如旧丘。
日从海傍没,水向天边流。
长啸倚孤剑,目极心悠悠。
岁晏归去来,富贵安可求。
仲尼七十说,历聘莫见收。
鲁连逃千金,圭组岂可酬。
时哉苟不会,草木为我俦。
希君同携手,长往南山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