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寒更梦不成,细思时止与时行。
蹉跎徒有男儿志,枉向尘寰老此生。
辗转寒更梦不成,细思时止与时行。
蹉跎徒有男儿志,枉向尘寰老此生。
这首诗名为《不寐》,是明代哲学家吴与弼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深夜难眠,思绪万千的内心世界。
首句“辗转寒更梦不成”,描绘了诗人难以入眠的情景,寒夜的更声不断,似乎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而他却无法进入梦乡。这不仅反映了身体上的疲惫,更深层次地揭示了心灵的挣扎与不安。
次句“细思时止与时行”,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在静夜的沉思中,他试图找到生活的节奏与平衡,既要有适时的停顿,也要顺应时间的前行。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人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的复杂情感。
第三句“蹉跎徒有男儿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时光虚度的感慨。尽管有着男儿的壮志豪情,但岁月的流逝并未让他实现心中的梦想,徒留遗憾与不甘。
最后一句“枉向尘寰老此生”,则道出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在世俗的尘世间,他感到自己的存在似乎毫无价值,最终只能在无尽的岁月中老去,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
整体而言,《不寐》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我、生活乃至宇宙的深邃洞察,以及对人生价值的不懈探索。
草枯边塞寒,宾鸿远于飞。
鸿鸣在中野,风霜烁毛衣。
客子别故君,飘摇天之涯。
睹此增感怆,况乃秋风时。
耕凿本吾心,良农恒苦饥。
谅无摩天羽,云路非所宜。
鹏鴳各有志,岂为小大移。
山林仰旸景,栖息唯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