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业鸿基重北京,居庸厚拱壮金城。
山河平挹乾坤大,宫殿高居日月明。
万岁嵩呼山岳动,九天韶奏凤鸾鸣。
今皇化育敷中外,四海朝元诵太平。
帝业鸿基重北京,居庸厚拱壮金城。
山河平挹乾坤大,宫殿高居日月明。
万岁嵩呼山岳动,九天韶奏凤鸾鸣。
今皇化育敷中外,四海朝元诵太平。
这首明代诗人吴伯宗的《北京偶成(其一)》描绘了北京作为帝都的雄伟气象和盛世景象。首句“帝业鸿基重北京”,强调了北京在国家根基中的重要地位,象征着宏大的基业。接下来,“居庸厚拱壮金城”以居庸关的险峻比喻京城的坚固,犹如黄金之城。
“山河平挹乾坤大”展现了北京地理位置的开阔,仿佛连天地之广大都能包容其中。宫殿“高居日月明”则描绘了皇宫的巍峨壮观,与日月同辉,显现出皇家的尊严和荣耀。
“万岁嵩呼山岳动,九天韶奏凤鸾鸣”通过夸张的手法,生动描绘了皇帝受万民敬仰时的宏大场面,以及宫廷音乐的优美动人。最后两句“今皇化育敷中外,四海朝元诵太平”表达了当今君主的仁德教化普及全国,天下安宁,四海来朝的繁荣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豪迈的笔触赞美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威严与繁华,以及盛世的和谐与繁荣。
君不见南山有杞梓,北山有松柏。
仰看十仞浑无枝,直上参天数千尺。
横柯偃蹇走蛇龙,盘根诘屈层崖拆。
昼昏波涛虎豹惊,夜撼星辰罔两泣。
长风吹林百草萎,岂与榆柳同萧索。
忆昔初成拱把时,已抱郁郁干云姿。
藜蒿莽然蹊径绝,深山大壑多嵚崎。
天生异材久沦弃,一朝冥感君王知。
阊阖凌空九重起,歘下明诏四出求工师。
公输持斤匠石走,山神始献中梁资。
乃知良木能用大,折樗散树空离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