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堂高筑翠微封,石蹬攀跻策短筇。
淮海怒飞千顷雪,金焦隐指一拳峰。
断云带雨斜阳淡,孤岫含烟隔水浓。
渔夫歌声来月下,归途同唱采芙蓉。
琳堂高筑翠微封,石蹬攀跻策短筇。
淮海怒飞千顷雪,金焦隐指一拳峰。
断云带雨斜阳淡,孤岫含烟隔水浓。
渔夫歌声来月下,归途同唱采芙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山水画卷。首联“琳堂高筑翠微封,石蹬攀跻策短筇”以“琳堂”起笔,点明了建筑的华美与位置的幽静,接着“翠微封”和“石蹬攀跻策短筇”则展现了登山的艰难与过程的艰辛,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融合在一起。
颔联“淮海怒飞千顷雪,金焦隐指一拳峰”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淮海的波涛比作千顷飞雪,金焦山则如同一拳之峰,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海面的壮阔与山峰的峻峭,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颈联“断云带雨斜阳淡,孤岫含烟隔水浓”转而描写天气的变化与景色的层次感。断云、带雨、斜阳、孤岫、含烟、隔水,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忧郁的氛围,使得画面更加丰富且富有诗意。
尾联“渔夫歌声来月下,归途同唱采芙蓉”以渔夫的歌声作为收尾,不仅增添了生活气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通过“月”、“归途”和“采芙蓉”等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向往,整个画面在和谐中结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有壮丽自然风光,又充满人文情感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深深敬畏。
亡却花奴似子同,三年伴我寂寥中。
有棺葬在青山脚,犹欠镌碑树汝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