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画螺书永不磨,沧溟其奈腐儒何!
年来况味齑盐共,天外沈吟岁月多。
萤火自今添熠耀,蠹鱼先我历风波。
古人未死真堪友,痛哭相逢又啸歌!
龙画螺书永不磨,沧溟其奈腐儒何!
年来况味齑盐共,天外沈吟岁月多。
萤火自今添熠耀,蠹鱼先我历风波。
古人未死真堪友,痛哭相逢又啸歌!
这首清代诗人孙元衡的诗《余自厦澳渡海,以藏书五簏寄榕城海舶中,抵台而书先至矣,检点无恙,率赋一诗》表达了诗人对珍藏书籍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书信先期抵达的惊喜。首句“龙画螺书永不磨”形象地描绘了书籍的珍贵和耐久,犹如龙飞凤舞的文字刻在螺壳上,经久不衰。次句“沧溟其奈腐儒何”则流露出诗人的无奈与自嘲,面对浩渺大海,即使身为腐儒(谦称自己学识浅薄),也无法抵挡对知识的渴望。
“年来况味齑盐共,天外沈吟岁月多”表达了诗人与书籍相伴的日常生活,即使生活清苦,也乐在其中,沉醉于书的世界里。“萤火自今添熠耀”比喻书籍如萤火虫般照亮自己的人生道路,增添了光彩。“蠹鱼先我历风波”则寓言书籍历经艰辛,如同蛀虫般的考验,但诗人视之为朋友,对其坚韧精神表示敬佩。
最后两句“古人未死真堪友,痛哭相逢又啸歌”直抒胸臆,诗人视古籍为知己,他们在精神上相互陪伴,当书信提前到达时,诗人既感伤又欣喜,既有痛哭的感慨,又有欢歌的庆祝。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书籍的深情厚谊和对知识的执着追求。
周易著通变,老氏慎明愚。
大哉文武道,张弛在我弧。
山川有崩决,寒暑有愆踰。
物变极繁芜,造化难为枢。
任觉伊何人,终始烦驰驱。
早取新法新,晚同迂叟迂。
毁既有不辞,誉亦有不虞。
九原如可作,精爽徒悲吁。
秋风吹庭树,入夜转清凉。
芸窗百城拥,坐见新月光。
博涉久忘年,嗒然慕羲皇。
太古本无书,所用罔不臧。
结绳臻上治,于道庸何伤。
一画泄灵秘,如决堤去防。
忧患始识字,况逐名利场。
杂以百家言,矻矻堕渺茫。
圣贤杳难继,俗学徒纷张。
吾叔善读书,岂曰傲缥缃。
矢志期人道,前哲追芳芳。
雅尚学众异,我其共相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