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勉学诗·其二》
《勉学诗·其二》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树木生有枝,子弟教及时。

七年异男女,八岁分尊卑。

二五学书计,逢人多礼仪。

二五学射御,四五加冠緌。

今来谩不省,古道当如玆。

欲作高高台,为尔宽作基。

欲求深深井,为尔远为期。

不闻邹孟学,还自俎豆嬉。

人材日衰少,善保膝下儿。

(0)
鉴赏

此诗《勉学诗(其二)》由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旨在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与适时性。诗中以树木生长之理喻人之成长,指出子弟教育需及时进行,不可延误。

首句“树木生有枝,子弟教及时”以自然界的规律类比,说明了教育如同树木生长一样,需要适时而为,不可错过最佳时机。接着,“七年异男女,八岁分尊卑”点明了教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通过区分性别和等级,培养基本的社会认知与行为规范。

随后,“二五学书计,逢人多礼仪;二五学射御,四五加冠緌”描述了教育内容的逐步深入,从学习文字算术、日常礼仪到射箭骑马、佩戴冠饰,体现了教育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这些细节描绘了古代社会对子弟教育的重视,以及教育内容的丰富多样。

“今来谩不省,古道当如玆”表达了对当前教育状况的担忧,认为应当遵循古代教育之道,注重全面发展。接下来,“欲作高高台,为尔宽作基;欲求深深井,为尔远为期”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阐述了教育的目标与方法,即为孩子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长远发展的空间。

最后,“不闻邹孟学,还自俎豆嬉”提到古代圣贤邹忌与孟子的故事,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不应仅限于玩耍,而应深入学习。同时,也反映了对当时教育现状的反思,指出人材日渐减少,应更加珍视并保护好下一代。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社会的类比,以及对古代教育理念的引用,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教育的重视与期待,强调了教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金谷园

綵楼歌馆正融融,一骑星飞锦帐空。

老尽名花春不管,年年啼鸟怨东风。

(0)

春寻花柳得情

美人林里趁鸦儿,银甲花间不觉遗。

连忙借问娇鹦鹉,鸟鸟衔将与阿谁?

(0)

绝句·其十八

吾家本住在天齐,零落白云锁石梯。

来往八千消半日,依前归路不曾迷。

(0)

酬令狐相公季冬南郊宿斋见寄

坛下雪初霁,南城冻欲生。

斋心祠上帝,高步领名卿。

沐浴含芳泽,周旋听佩声。

犹怜广平守,寂寞竟何成。

(0)

杂曲歌辞·其五浪淘沙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疋晚霞。

(0)

汎小䑳二首·其二

船缓进,水平流。

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覆船头。

亚竹乱藤多照岸,如从凤口向湖州。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