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可怜色,况复柳条青。
风定橹声细,潮归水气腥。
窗中望东海,云里辨南屏。
诗思朝霞变,风尘眼一醒。
春江可怜色,况复柳条青。
风定橹声细,潮归水气腥。
窗中望东海,云里辨南屏。
诗思朝霞变,风尘眼一醒。
这首《江行(其二)》由明代诗人胡传所作,描绘了江上行舟时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句“春江可怜色”,开篇即以赞美之词描绘春日江水的美丽色彩,引人入胜。接着“况复柳条青”一句,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柳树新绿,与江水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与活力。
“风定橹声细,潮归水气腥”两句,细腻地捕捉了江面上的动态与静态之美。风停后,船桨划过水面的声音变得细微,而潮水退去后,空气中弥漫着海水特有的腥味,这些细节描写使读者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江面的宁静与自然的韵味。
“窗中望东海,云里辨南屏”则将视野拓展至更广阔的天地,诗人透过窗户眺望远方,既能看到浩瀚的东海,又能辨识出远处的山屏,展现了诗人开阔的眼界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最后,“诗思朝霞变,风尘眼一醒”表达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象激发的创作灵感,以及在面对美好景色时心灵的净化与觉醒。朝霞的变化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而眼前的美景仿佛洗去了心中的尘埃,让心灵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上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纯净追求,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画桥阴。倚阑干唤酒,凉月晒斜簪。
瘦鹤窥诗,老鱼听曲,花底残照初沈。
话前度、梅边影事,有小小、枝头并栖禽。
醉后乌丝,别时红帕,幽恨催临。
何事片云吹散,把吴天一碧,换作湘心。
箫市行歌,琴台坐啸,欢怨无处堪寻。
已多少、青春浪掷,更休问、曾掷几黄金。
好趁秋星渡河,不怕波深。
山暗黄茅,水明红叶,瘴国又催行旅。
风色围天吹渐紧,不肯让条鸦路。
停车枫径晚,听犬吠疏篱,谁家笑语。云深处。
知是翠微绝顶,榕阴儿女。
问侬独亸玉鞭,没情没绪。沉思毕竟何趣。
早烂锦霜花无数。曾识得春游人否。
有一雁微茫欲度。带来几点潇湘雨。
便付与蛮江,流他日夜秋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