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桥阴。倚阑干唤酒,凉月晒斜簪。
瘦鹤窥诗,老鱼听曲,花底残照初沈。
话前度、梅边影事,有小小、枝头并栖禽。
醉后乌丝,别时红帕,幽恨催临。
何事片云吹散,把吴天一碧,换作湘心。
箫市行歌,琴台坐啸,欢怨无处堪寻。
已多少、青春浪掷,更休问、曾掷几黄金。
好趁秋星渡河,不怕波深。
画桥阴。倚阑干唤酒,凉月晒斜簪。
瘦鹤窥诗,老鱼听曲,花底残照初沈。
话前度、梅边影事,有小小、枝头并栖禽。
醉后乌丝,别时红帕,幽恨催临。
何事片云吹散,把吴天一碧,换作湘心。
箫市行歌,琴台坐啸,欢怨无处堪寻。
已多少、青春浪掷,更休问、曾掷几黄金。
好趁秋星渡河,不怕波深。
这首《一萼红·忆吴门旧游》是清代末期近现代初年的易顺鼎所作,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往昔苏州吴门游历的回忆,表达了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词的开头“画桥阴”三句,通过描绘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展现出夜晚的静谧与清凉,诗人独自倚栏杆,借酒消愁,望着那轮洒落斜簪的凉月,流露出淡淡的孤寂。
接着,“瘦鹤窥诗,老鱼听曲”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暗示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花底残照初沉,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引出对过去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的追忆。“话前度、梅边影事”进一步深化了对过去的回忆,提及梅花边的往事,以及枝头并栖的禽鸟,这些细节都充满了诗意。
下片转入对离别的感伤,“何事片云吹散”表达对友人离去的无奈,而“把吴天一碧,换作湘心”则寓言般地表达了心境的转变,由吴门的开阔转为内心的愁绪。接下来的“箫市行歌,琴台坐啸”描绘了昔日的欢乐与哀愁,如今都难以追寻。“青春浪掷”、“曾掷几黄金”则揭示了岁月的无情和金钱无法挽回的失去。
结尾“好趁秋星渡河,不怕波深”寓意诗人希望在秋夜星辰的指引下,勇敢面对生活的波折,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友情的执着。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艺术风格。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