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犯玉交枝.榕城晚秋南归赋感》
《八犯玉交枝.榕城晚秋南归赋感》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山暗黄茅,水明红叶,瘴国又催行旅。

风色围天吹渐紧,不肯让条鸦路。

停车枫径晚,听犬吠疏篱,谁家笑语。云深处。

知是翠微绝顶,榕阴儿女。

问侬独亸玉鞭,没情没绪。沉思毕竟何趣。

早烂锦霜花无数。曾识得春游人否。

有一雁微茫欲度。带来几点潇湘雨。

便付与蛮江,流他日夜秋声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榕城晚秋的景色,以清新而深沉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感受。"山暗黄茅,水明红叶",诗人通过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出南方秋季特有的景致,暗淡的山色与明亮的红叶形成对比,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

"风色围天吹渐紧,不肯让条鸦路",风势渐强,连乌鸦都难以飞翔,渲染出一种压抑和紧迫的氛围,寓言着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离愁。"停车枫径晚,听犬吠疏篱,谁家笑语",描绘出乡村傍晚的宁静生活,然而这欢声笑语却触动了诗人的孤寂。

"云深处。知是翠微绝顶,榕阴儿女",诗人遥想翠微山顶的青翠,以及那里的儿女们,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问侬独亸玉鞭,没情没绪",表达了诗人独自离去的无奈和失落。

"沉思毕竟何趣",诗人陷入深深的思考,追问生活的意义。"早烂锦霜花无数",用繁花凋零象征美好事物的易逝。"曾识得春游人否",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引发更深的感慨。

"有一雁微茫欲度",一只孤雁的形象,既是眼前之景,也是诗人内心孤独的写照。"带来几点潇湘雨",雁过留痕,带走了诗人的思绪,也预示着未来的风雨。最后,诗人将这些情感寄托于江水,让它承载着秋声,流去远方。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在晚秋南归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家乡的眷恋,又有对未来的迷茫。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春思·其三

李已青白桃正红,幽人贫病憔悴容。

曳履过涧试萧散,不知燕麦摇春风。

(0)

送昌甫至十里分韵得四首·其二

相送五年前,把酒常在兹。

夹路梅花开,岁晏将何为。

(0)

高祖令李密迎见秦王李密不敢仰视

甲马幽州路,英雄不自量。

凯歌迎劳处,方识小秦王。

(0)

雪后昌甫将归章泉斯远诸兄偕来留饮因咏林逋诗约同赋·其三

竹边松外最清新,烟敛风回净辟尘。

江阔远分垂钓叟,山空时过采樵人。

摩挲望眼寻幽径,抖擞闲身访近邻。

三白会须能一饱,茗盂聊且寄吾真。

(0)

述意

不学神仙不问禅,此心收处亦安然。

春风桃李閒行乐,夜月林泉常未眠。

有客杯盘犹草草,无人杖履更翩翩。

门前地僻红尘远,赢得虚閒近简编。

(0)

和答施教授

冷斋著我巽庵主,惜取禅心与法身。

赢得閒官弄文字,岂容馀事乱吾真。

永嘉见说多前辈,归去要知必有邻。

野客灵山相邂逅,他年拈起话还新。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