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已青白桃正红,幽人贫病憔悴容。
曳履过涧试萧散,不知燕麦摇春风。
李已青白桃正红,幽人贫病憔悴容。
曳履过涧试萧散,不知燕麦摇春风。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一位贫病交加的隐士在自然中的孤独与自由。首句“李已青白桃正红”以李花的青白和桃花的鲜红对比,渲染出春天的生机与色彩斑斓。接着,“幽人贫病憔悴容”点明了诗中人物的身份——一位生活在幽静之地的贫病之士,他的面容因贫困和疾病而显得憔悴,形象地刻画出他生活的艰辛。
“曳履过涧试萧散”一句,通过行走于山涧间的情景,展现了这位隐士在自然中的自在与洒脱。“曳履”即拖着鞋子行走,这一动作既表现了隐士的闲适,也暗示了他可能因为贫困而不得不如此。而“过涧试萧散”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自然环境中的放松与解脱,仿佛暂时忘却了人间的烦恼。
最后一句“不知燕麦摇春风”以燕麦随风摇摆的画面结束全诗,寓意深刻。燕麦的轻盈摇曳,不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暗喻了隐士在自然中的心灵自由与超脱。这句话似乎在说,隐士或许并未察觉到周围环境的变化,但他内心的宁静与喜悦,却如同这春风中的燕麦一样,自在而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贫病隐士在春天自然景观中的描绘,表达了对简朴生活、自然和谐以及内心平静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