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关前落凤坡,千年孤冢郁嵯峨。
可怜末定三分鼎,草草功名也不磨。
白马关前落凤坡,千年孤冢郁嵯峨。
可怜末定三分鼎,草草功名也不磨。
这首诗描绘了对庞士元墓的三次拜谒,充满了历史的沉思与感慨。首句“白马关前落凤坡”,以“白马关”和“落凤坡”两个地点,勾勒出庞士元墓所处的地理环境,暗示着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的交融。接着,“千年孤冢郁嵯峨”一句,通过描述墓冢历经千年的孤独与巍峨,营造出一种深邃的历史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庞士元个人命运的深切同情。
“可怜末定三分鼎,草草功名也不磨。”这两句则是全诗的核心,诗人借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庞士元未能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遗憾之情。这里的“三分鼎”指的是三国鼎立的局面,庞士元作为刘备的重要谋士,本有机会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发挥关键作用,但最终未能实现其宏图大志。诗人以“草草功名”来概括庞士元的一生,既是对历史人物未竟事业的惋惜,也是对其短暂而辉煌人生的肯定。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典故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末路的感慨。
行歌趁月,唤酒延秋,多买莺莺笑。
蕊枝娇小。
浑无奈、一掬醉乡怀抱。
筹花斗草。
几曾放、好春闲了。
芳意阑,可惜香心,一夜酸风扫。
海上仙山缥缈。
问玉环何事,苦无分晓。
旧愁空杳。
蓝桥路、深掩半庭斜照。
馀情暗恼。
都缘是、那时年少。
惊梦回、懒说相思,毕竟如今老。
晓溪烟曳缕。
乍润入芳草,东风吹雨。
桃花破冰渚。
看葡萄东涨,孤舟掀舞。
沿吴溯楚。
记孤烟、相对夜语。
到而今醉里,听打小窗,梦随双橹。
羁旅馀生飘荡,地角天涯,故人何许。
离肠最苦。
思君意,渺南浦。
会收身却向,小山丛桂,重寻林下旧侣。
把千岩万壑云霞,暮年占取。
袅袅东风,碧湘左畔群山囿。
海棠无语不成蹊,桃李羞牛后。
生脸朱唇晕酒。
问坡仙、肝肠锦绣。
未容花睡,银烛高烧,何如晴昼。
十事之中,不随人意长居九。
结贻憔悴笑灵均,兰盈襟袖。
今代巫阳恐有。
剑南呼、樵人画手。
向青轩底,貌取妖妍,为司花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