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甘州杀宪臣,国家纲纪似秋尘。
各边声势元相倚,缓急谁为死力人。
一自甘州杀宪臣,国家纲纪似秋尘。
各边声势元相倚,缓急谁为死力人。
这首诗名为《感事八首(其二)》,由明代诗人边贡所作。通过“一自甘州杀宪臣,国家纲纪似秋尘”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朝廷内部权力斗争和道德沦丧的深切忧虑。甘州杀宪臣,暗示了高层政治的血腥与不公;国家纲纪似秋尘,则形象地描绘出制度败坏、秩序混乱的景象。
接下来,“各边声势元相倚,缓急谁为死力人”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边防的危机。各边声势相倚,意味着边境防御力量之间存在着某种依赖关系,但这种依赖在紧急关头是否能转化为实际的支持和援助,却是一个疑问。谁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效力,成为诗人关注的焦点。这两句不仅反映了边防的紧张局势,也暗含了对国家整体凝聚力和领导层决策能力的质疑。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展现了明代社会政治的复杂性和危机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边防安全的深切忧虑。边贡通过对比和反问,巧妙地传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贫交无厚薄,穷壤无岁时。
阴阳倏迁变,观化若等夷。
夏日炎何早,黄尘压空苦热恼,冬日暖何迟,霜威懔慄侵单袿。
凉暄如流去飘忽,转眼芳华已销歇。
咨寒怨暑亦何为,松柏森森挺高节。
颜枯手皴未遑惜,维愿年年不离别。
绮纨被体奚足欢,丘壑藏身宁守拙。
君不见,后有梁鸿前冀缺。
笋舆游天竺,一径入深曲。
初日淡高林,苔色萋以绿。
山鸟向人鸣,梵音旋相续。
我来尘俗中,物情互起伏。
殊观得未有,身心增谨肃。
寒涛卷长松,微风响幽竹。
徘徊坐石根,流泉咽虚谷。
言归兴未阑,回首云迷麓。
遥指半山中,人行傍古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