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斋日暮搴孤幌。客中杨柳垂垂长。
惊心春事日渐阑,故人不至何由往。
笑声在耳言铭心,良会无多易畴曩。
抱柱曾惭桥下期,买舟未果山阴访。
竭来闭置金斗城,坐席未温车铎响。
依人去住不自由,身与桔槔同俯仰。
闻君亦欲看山来,吁嗟道路疲吾党。
后先踪迹良悠悠,破壁留诗拂蛛网。
鸿雁犹归江上音,烟波不共淮南赏。
料尔装成罨画溪,尚有落花随画桨。
高斋日暮搴孤幌。客中杨柳垂垂长。
惊心春事日渐阑,故人不至何由往。
笑声在耳言铭心,良会无多易畴曩。
抱柱曾惭桥下期,买舟未果山阴访。
竭来闭置金斗城,坐席未温车铎响。
依人去住不自由,身与桔槔同俯仰。
闻君亦欲看山来,吁嗟道路疲吾党。
后先踪迹良悠悠,破壁留诗拂蛛网。
鸿雁犹归江上音,烟波不共淮南赏。
料尔装成罨画溪,尚有落花随画桨。
此诗《庐州客舍寄宜兴万黍维》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高斋日暮搴孤幌”,描绘了诗人独处高雅的书斋,日暮时分拉开窗帘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氛围。接着,“客中杨柳垂垂长”一句,借杨柳生长之景,暗喻时间的流逝和离别之感,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
“惊心春事日渐阑,故人不至何由往”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春光消逝的惋惜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诗人感叹春天的美好时光即将过去,而友人未能前来相聚,心中满是遗憾和期盼。
“笑声在耳言铭心,良会无多易畴曩”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即使曾经欢聚一堂的笑声犹在耳边回响,但美好的时光却已不再,让人不禁怀念起过去的相聚时刻。
“抱柱曾惭桥下期,买舟未果山阴访”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实现与友人相约的遗憾。抱柱之信的故事寓意着信守承诺,而未能如愿前往山阴访友,则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能实现心愿的自责。
“竭来闭置金斗城,坐席未温车铎响”描述了诗人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出行,只能在金斗城内闭门思过,坐席尚未暖热,车马的铃声就已经响起,暗示了计划的落空和内心的失落。
“依人去住不自由,身与桔槔同俯仰”两句,以桔槔(汲水工具)的上下摆动比喻人生的起伏不定,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
“闻君亦欲看山来,吁嗟道路疲吾党”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同样有看山之意的喜悦,同时也流露出对共同出游愿望无法实现的叹息,以及对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珍惜。
最后,“后先踪迹良悠悠,破壁留诗拂蛛网”两句,以破壁留下的诗句和拂去蛛网的动作,象征着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友情的永恒珍藏。
“鸿雁犹归江上音,烟波不共淮南赏”则通过鸿雁南飞和烟波浩渺的景象,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能一同欣赏美景的遗憾。
“料尔装成罨画溪,尚有落花随画桨”则是对友人即将启程前往罨画溪的想象,预祝友人旅途愉快,并期待未来能再次相聚,共同欣赏沿途的风景。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无端游绝塞,归鬓已苍然。
戎羯围中过,风沙马上眠。
草衰频过烧,耳冷不闻蝉。
从此甘贫坐,休言更到边。
大唐三百六十州,我暂放閒乘兴游。
瞬息之间知事尽,若论入理更深幽。
共外知识呷清水,总是妄想无骨头。
却归东西山道去,不舍因缘骑牯牛。
后望青山平似掌,前瞻汉水水东流。
试问西域那提子,遗法慇勤无所求。
自入大海归火宅,不觉乘空失却牛。
有人见我归东土,我本元居西海头。
来去自然无障碍,出入生死有何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