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行旅日,况复桃花时。
水即沧溟远,星从天汉垂。
川光独鸟暮,林色落英迟。
岂是王程急,偏多游子悲。
谁言行旅日,况复桃花时。
水即沧溟远,星从天汉垂。
川光独鸟暮,林色落英迟。
岂是王程急,偏多游子悲。
这首诗描绘了行旅之人在春日里对远方家园的深切思念。"谁言行旅日,况复桃花时"两句,通过问句形式表达了行者对于旅途中日子流转、桃花盛开时光易逝的无奈与感慨。
接下来的"水即沧溟远,星从天汉垂",则以宏大的景象,强调了空间距离的辽阔,水面宽广如沧溟之遥,夜空中繁星点缀,如同天河倾泻。这种描写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壮丽无边的意境,同时也映射出行者心中的孤独与寂寞。
"川光独鸟暮,林色落英迟"更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凄清气氛。黄昏时分,河流的光影里只有孤单的小鸟,它们的鸣叫似乎也带着一丝怆然。树林间飘落的花瓣,显得格外迟缓,这些细节均深化了行者的寂寞与愁绪。
最后两句"岂是王程急,偏多游子悲"则点明了诗人对前路的迷茫和不确定,以及对于旅途中的无尽哀伤。这里提及“王程”,意指古代大哲王弼与程颐之学问,可能暗示行者内心的困惑和探索。"偏多游子悲"则直接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漂泊江湖的人儿,对旅途生活特别的情感体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行者对于家园的深切思念、旅途中的孤独与哀伤,以及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佳作。
苍梧南来一千里,扁舟牵挽穷山水。
蛮烟瘴雨动浃旬,长昼冥冥无午已。
仆夫泥涂蓑作衣,青蕉裹饭不疗饥。
萧条行李润生醭,寂寞炊灶寒无辉。
愁予兀坐篷窗下,忽睹阳光射云罅。
千林生色岚雾开,须臾变幻疑昏夜。
人言此方风土乖,冬雨苦久晴颇佳。
乍晴不堪还乍热,郁蒸疠气生阴厓。
我望青天再下拜,太阳高照元无外。
蕞尔遐荒特可怜,覆盆何碍乾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