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无人台尚留,池莲座石几经秋?
莲花依旧如摇舌,顽石于今不点头。
说法无人台尚留,池莲座石几经秋?
莲花依旧如摇舌,顽石于今不点头。
这首诗以虎丘的生公台为背景,通过对比莲花与顽石,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事物变迁的感慨。
首句“说法无人台尚留”,描绘了生公台虽历经沧桑,但依然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这里的“说法”暗指佛教中说法传道的情景,而“无人”则暗示了时光的流转,使得曾经热闹的场景如今已无人见证。
次句“池莲座石几经秋”,将视线转向池中的莲花与周围的石头,强调了时间的推移。莲花与石头都经历了多个秋天的更迭,但它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见证了岁月的流转。
接着,“莲花依旧如摇舌”,诗人以莲花的摇曳比喻其生命力的顽强,即使环境变迁,莲花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姿态和活力,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最后,“顽石于今不点头”,与前一句形成鲜明对比,顽石作为自然界中相对静止的元素,象征着不变与永恒。然而,在这里它却“不点头”,似乎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无声的抗议,或是对生命变化的一种无奈接受。
整首诗通过莲花与顽石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与无生命体面对时间的不同态度,以及对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在时间长河中的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中蕴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生命力量的赞美,以及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红尘扰扰间,立马看南山。
谩道经年往,何妨逐日闲。
病中霜叶赤,愁里鬓毛斑。
不为良知在,驱车已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