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曾屏迹,罹乱与心违。
是处堪终老,新秋又未归。
病中芳草歇,愁里白云飞。
樵侣兼同志,音书近亦稀。
九华曾屏迹,罹乱与心违。
是处堪终老,新秋又未归。
病中芳草歇,愁里白云飞。
樵侣兼同志,音书近亦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红尘、归隐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九华曾屏迹"表明诗人曾在名山屏障之地留下过足迹,"罹乱与心违"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纷争的不满和超然。"是处堪终老"意味着这片山林是可以终老的地方,"新秋又未归"则可能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在病中,诗人观察到"芳草歇",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敏锐感受。同时,"愁里白云飞"则是心境的一种写照,表达了一种淡定而又有些忧郁的思想感情。
最后两句"樵侣兼同志,音书近亦稀"则描绘了诗人与山中的樵夫(樵侣)有着共同的情谊,但即便是这样,书信的往来也变得稀少。这种写法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反映出一种隐居生活中的孤独感。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山林景物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情怀。
叔宝倾陈衍弊梁,可嗟曾不见兴亡。
斋祠父子终身费,酣咏君臣举国荒。
南狩皖山非故地,北师淮水失名王。
天移四海归真主,谁诱昏童肯用良。
投老逍遥屺与堂,天刑真已脱桁杨。
缘源静翳无鱼淰,度谷深追有鸟颃。
每苦交游寻五柳,最嫌尸祝扰庚桑。
相看不厌唯夫子,风味真如顾建康。
多才自合至公卿,岂料青衫困一生。
太史有书能叙事,子云于世不徼名。
丘坟惨淡箕山绿,门巷萧条颍水清。
握手笑言如昨日,白头东望一伤情。
黄雀有头颅,长行万里馀。
想因君出守,暂得免包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