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月初二日,圆明园引见,口占纪恩四首·其二》
《六月初二日,圆明园引见,口占纪恩四首·其二》全文
清 / 陈柄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激切屏营抚寸衷,天颜有喜蔼春风。

一人垂拱衣裳外,六合和同干羽中。

郊岛自惭寒乞甚,皋夔共乐泰交融。

从知雨露栽培处,润槁嘘枯总化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喜悦之情带给宫廷内外的祥和氛围,以及君主垂拱而治,天下大同的盛世景象。诗人陈柄德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君王英明治理的赞美与感激。

首句“激切屏营抚寸衷”,生动地描绘了在特定场合下,诗人内心激动、屏息凝神的状态,直接表达了对即将见到君王的敬畏与期待。接着,“天颜有喜蔼春风”一句,巧妙地将皇帝的喜悦比作和煦的春风,形象地展现了君王的喜悦给周围环境带来的温暖与和谐。

“一人垂拱衣裳外,六合和同干羽中”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一人”与“六合”的对比,强调了君主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其英明决策带来的全国统一与和平。这里的“垂拱”象征着君主无为而治,而“干羽”则代表了礼仪与祭祀,暗示了国家在文化上的繁荣与和谐。

接下来,“郊岛自惭寒乞甚,皋夔共乐泰交融”两句,诗人以自谦的姿态,表达了自己虽不才,但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太平盛世,与贤臣们一同享受国家的繁荣与和谐。这里“郊岛”与“皋夔”分别指代诗人自己与贤臣,通过对比,突出了对君主英明领导的感激之情。

最后,“从知雨露栽培处,润槁嘘枯总化工”两句,以自然界的雨水滋润万物为喻,形象地说明了君主的恩泽如同雨水一般,滋养着国家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贫瘠还是荒芜之处,都能得到生机与繁荣。这不仅体现了君主的仁政与恩泽,也表达了诗人对君主治理能力的高度赞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君主英明治理下的盛世景象,以及诗人对君主的感激与赞美之情,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柄德
朝代:清

字伯谦,号吉甫,江阴陈墅人,乾隆丁酉拔贡,朝考一等第一名,因病未用,誊录议叙丰县教谕,荐授旌德知县。道光六年卒,年七十六。著有嵎山集。
猜你喜欢

点绛唇.拟秋岩

莫更凭高,阑珊草色天涯暮。

乱山无数,云意閒如许。一叶扁舟,梦到寻诗处。

愁延伫,断鸿声苦,寂寞龙湫雨。

(0)

东风第一枝.己亥人日社集四印斋,赋得人日题诗寄草堂

句占花先,春归雁后,消凝岁事如许。

绝怜开宝诗人,感时几萦别绪。

多情梅柳,似解惜、城南幽旅。

忆彩笺、迸泪题残,顿触乱愁千缕。

醉醒里、盛年暗度,歌哭外、旧游何处。

已拚书剑飘零,老怀倦裁秀句。

天閒一我,更愧尔、高三十五。

只小窗、慵梦桥西,约略岁朝吟趣。

(0)

减字木兰花

婆娑醉舞,呵壁无灵天不语。

独上荒台,秋色苍然自远来。

古人不见,满目荆榛文字贱。

莫莫休休,日凿终为混沌忧。

(0)

八声甘州.芳菲已歇欢事去心浊酒孤吟悽然念远不识一声河满视此何如耳

甚年年花底说春归,今年倍伤情。

倚阑干不语,水分新绿,天蹙遥青。

点检奚囊题句,剩得瘗花铭。

消受清和意,帘额尘轻。

愁里漫听鶗鴂,算天涯啼彻,都是离声。

怅故人不见,落日自高城。

更休逐、孤云南望,但平林、如荠野烟生。

家山远、写朱弦恨,谁吊湘灵。

(0)

祝英台近.次韵道希感春

倦寻芳,慵对镜,人倚画阑暮。

燕妒莺猜,相向甚情绪。

落英依旧纷纷,轻阴难乞,枉多事、愁风愁雨。

小园路,试问能几消凝,流光又轻误。

联袂留春,春去竟如许。

可怜有限芳菲,无边风月,恁都付、等閒花絮。

(0)

入峡病中同亥白兄作·其二

廿载为兄弟,谋生事事违。

一寒何至此,三匝竟无依。

齿壮亲愈老,心枯发渐稀。

相看怀往事,热泪洒春衣。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