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醉舞,呵壁无灵天不语。
独上荒台,秋色苍然自远来。
古人不见,满目荆榛文字贱。
莫莫休休,日凿终为混沌忧。
婆娑醉舞,呵壁无灵天不语。
独上荒台,秋色苍然自远来。
古人不见,满目荆榛文字贱。
莫莫休休,日凿终为混沌忧。
这首《减字木兰花》由清代词人王鹏运作,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历史的感慨。
“婆娑醉舞”,开篇即以动态的舞蹈形象,暗示诗人内心的纷扰与挣扎,仿佛在醉酒中寻求解脱。“呵壁无灵天不语”,诗人对着墙壁呼喊,却得不到回应,天也不说话,表现出一种与世隔绝、无人理解的孤独感。“独上荒台,秋色苍然自远来”,独自登上荒废的高台,远处的秋色苍茫而深沉,自然界的景象映射出诗人内心的苍凉与深远。
“古人不见,满目荆榛文字贱”,古代的贤者已逝,眼前所见的只是荒草丛生、文字失色,表达了对过往辉煌文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莫莫休休,日凿终为混沌忧”,面对困境,诗人选择沉默和放弃,但内心深处仍忧虑着世界的混沌与不公。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社会、历史的深刻洞察。王鹏运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远的思考价值。
君不见韩昌黎,文章二百年。
又不见杜陵老,风月三千首。
号寒啼饥四壁空,谩有篇章在人口。
书生生事良易足,深林一枝河满腹。
但令藜苋可充肠,便把离骚静中读。
儒冠误身诚可怜,陈侯半世身犹邅。
斗酒初乏青铜钱,忍饥哦诗空可传。
富儿菽粟泥沙掷,不必登朝家万石。
水陆毕陈方丈食,锦绣还将被墙壁。
但资口腹为身谋,问以诗书初不识。
天公赋予真相百,彼富吾仁如黑白。
乡党宁无急义人,谁哀王孙与进食。
尝思漂母饭淮阴,何用区区论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