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飞下青晴客。凤肩五色麟题石。棨戟旧家风。
经传太史公。汝南能月旦。人物推东汉。
放眼且高歌。摩云望佛◇。
九霄飞下青晴客。凤肩五色麟题石。棨戟旧家风。
经传太史公。汝南能月旦。人物推东汉。
放眼且高歌。摩云望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神秘的“青晴客”从九霄之上降临,其形象独特,肩似凤凰,脚下踏着五色石,显示出尊贵而超凡的气质。诗人提及“棨戟旧家风”,暗示此人物出身显赫,可能与古代世家或史官家族有关,因为“棨戟”常用于官府仪仗,而“太史公”则指史书编撰者如司马迁。
接下来,诗人将这位人物与汝南地区的品评人物的能力相提并论,称赞他有东汉时期那种识人断事的眼光,这表明他对人的评价准确而公正。最后,诗人鼓励对方放眼未来,放声高歌,同时表达出对佛学的向往和敬仰,以“摩云望佛”象征超越尘世,追求精神的升华。
整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和寓意深刻的比喻,展现了主人公的非凡气度和高尚品格,以及诗人对其的赞赏和期待。
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
剖竹十日间,一朝风化清。
偶来拂衣去,谁测主人情。
夫子理宿松,浮云知古城。
扫地物莽然,秋来百草生。
飞鸟还旧巢,迁人返躬耕。
何惭宓子贱,不减陶渊明。
吾知千载后,却掩二贤名。
小庭亦有月,小院亦有花。
可怜好风景,不解嫌贫家。
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
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
村歌与社舞,客哂主人誇。
但问乐不乐,岂在钟鼓多。
客告暮将归,主称日未斜。
请客稍深酌,愿见朱颜酡。
客知主意厚,分数随口加。
堂上烛未秉,座中冠已峨。
左顾短红袖,右命小青娥。
长跪谢贵客,蓬门劳见过。
客散有馀兴,醉卧独吟哦。
幕天而席地,谁奈刘伶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