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其七万杉寺》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其七万杉寺》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休沐聊命驾,驾言何所之。

行寻庆云寺,想像昭陵时。

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

空山岁年晚,郁郁凌寒姿。

当年雨露恩,千载有馀滋。

匠石不敢睨,孤标俨相持。

更启石室藏,仰瞻天像垂。

愿以清净化,永为太平基。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休沐日驾车出游,探访庆云寺与昭陵的场景。首句“休沐聊命驾,驾言何所之”,点明了诗人休假出游的情境,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接着,“行寻庆云寺,想像昭陵时”两句,既实写了前往寺庙的行程,又通过想象昭陵景象,营造了一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氛围。

“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描绘了万杉寺周边环境的幽静与独特,杉树的高大与茂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空山岁年晚,郁郁凌寒姿”则进一步渲染了冬日山林的寂静与生机,即使在寒冷的季节里,杉树依然挺拔坚韧,展现出不屈的精神风貌。

“当年雨露恩,千载有馀滋”两句,借自然界的雨露比喻帝王的恩泽,赞美了古代帝王对人民的关怀与恩惠,即使千年之后,这种恩泽仍然滋养着这片土地,寓意深远。

“匠石不敢睨,孤标俨相持”形象地描绘了杉树的独立与庄重,即使是最优秀的工匠也不敢轻易评价或触碰,强调了杉树的独特价值和尊严。

最后,“更启石室藏,仰瞻天像垂。愿以清净化,永为太平基”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自然的力量,净化人心,为社会带来长久的和平与稳定的美好愿望。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寄尹伯宏兼柬陈克杰四首·其四

漓水冬不波,桂林寒有雪。

江空岁华宴,客子念离别。

心随归雁远,兴逐梅花发。

独忆山中人,长年守贞洁。

(0)

鸡鸣曲

明河欲没天将晨,鸡鸣咿喔惊四邻。

美人锦帐睡正浓,壮士感激心忡忡。

百年三万六千日,日日鸡鸣催日出。

龙泉起舞歌慨慷,谁识此声能断肠。

(0)

铜雀妓

西陵漳河上,松柏郁苍苍。

穗帏歌舞罢,含泪忆君王。

(0)

巫山高

巫山高,高刺天,峰峦十二开青莲。

阳台神女竟何在,朝云暮雨犹依然。

宋玉微词徒自诧,襄王荒怪益堪怜。

山下遗宫总芜没,空馀猿狖啸苍烟。

(0)

柳城寓怀

浪迹金门岁几更,柳城侨寓独伤情。

飘零远道思乡井,牢落馀生荷圣明。

万斛离愁何处写,五更残漏若为听。

一家妻子团圆坐,愿学匡衡颂太平。

(0)

入白石山

攀萝入深坞,云木晦以窅。

言寻巢父踪,绝境听鸣鸟。

晴烟纷羃历,人家在林表。

清露滴松间,微风猎荒草。

振襟登屴崱,决眦众山小。

遥念幽居人,长吟隔丛筱。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