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沐聊命驾,驾言何所之。
行寻庆云寺,想像昭陵时。
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
空山岁年晚,郁郁凌寒姿。
当年雨露恩,千载有馀滋。
匠石不敢睨,孤标俨相持。
更启石室藏,仰瞻天像垂。
愿以清净化,永为太平基。
休沐聊命驾,驾言何所之。
行寻庆云寺,想像昭陵时。
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
空山岁年晚,郁郁凌寒姿。
当年雨露恩,千载有馀滋。
匠石不敢睨,孤标俨相持。
更启石室藏,仰瞻天像垂。
愿以清净化,永为太平基。
此诗描绘了诗人休沐日驾车出游,探访庆云寺与昭陵的场景。首句“休沐聊命驾,驾言何所之”,点明了诗人休假出游的情境,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接着,“行寻庆云寺,想像昭陵时”两句,既实写了前往寺庙的行程,又通过想象昭陵景象,营造了一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氛围。
“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描绘了万杉寺周边环境的幽静与独特,杉树的高大与茂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空山岁年晚,郁郁凌寒姿”则进一步渲染了冬日山林的寂静与生机,即使在寒冷的季节里,杉树依然挺拔坚韧,展现出不屈的精神风貌。
“当年雨露恩,千载有馀滋”两句,借自然界的雨露比喻帝王的恩泽,赞美了古代帝王对人民的关怀与恩惠,即使千年之后,这种恩泽仍然滋养着这片土地,寓意深远。
“匠石不敢睨,孤标俨相持”形象地描绘了杉树的独立与庄重,即使是最优秀的工匠也不敢轻易评价或触碰,强调了杉树的独特价值和尊严。
最后,“更启石室藏,仰瞻天像垂。愿以清净化,永为太平基”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自然的力量,净化人心,为社会带来长久的和平与稳定的美好愿望。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